當前位置:香港算命王 > 百科 > 心理測試 > 青少年心理咨詢:當一個青少年感覺自己整個人都“碎掉了”_小琳_攻擊性_高考

青少年心理咨詢:當一個青少年感覺自己整個人都“碎掉了”_小琳_攻擊性_高考

時間:2025-10-25 08:46:59   來源:香港算命王   關鍵詞:咨询,地基,盔甲,攻击性,感觉,青少年,高考,情绪,恐惧,小琳,创伤,高考,来访者,小琳,陈婕

文|心理咨詢師陳婕

每年高考過後,都會有一波過來心理咨詢的青少年。高考的失利讓他們的自信心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他們會覺得自己整個人都“碎掉了”。

這其實是一種“自我破碎”的感覺。

在一瞬間,世界似乎都崩塌了,一直以為堅不可摧的部分霎時瓦解,化為廢墟。你會感覺到深深的疲憊,你嘗試想站起來,你想要重建,卻只是徒勞。

你會發現,越要求自己,越會感受到那種虛弱、無意義,深深的空洞不斷拉著你往下墜,沈到底。你會陷入一種失序中,你會覺得一切都沒有意義,很多事情都做不成,想毀掉很多的關係,甚至想毀掉自己。那是非常破碎和痛苦的一段時光。

而心理咨詢工作,很多時候就是在幫助來訪者去重建自我的過程。

01

十八歲的小琳,就結結實實地摔了這麽一跤。心高氣傲的她,一直以來成績還不錯,卻沒想到高考考砸了。她說,當分數出來的那一刻,比起難過,她更多是震驚、空白,大腦瞬間停機。

成績,這個支撐著她驕傲與信念的最重要的支柱,在瞬間轟然倒塌,一切憧憬與希望都破碎。更糟心的是,男友也和她分手了。小琳感覺自己像被遺棄在荒原上,四週空空蕩蕩,只剩下無盡的失敗感和自我懷疑。

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抑郁之中。她不願出門,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經常黑白顛倒失眠,睡著了也會做很多混亂的夢,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之前喜歡二次元、遊戲、羽毛球,此刻都變得索然無味。她整天抑郁寡歡,吃不下飯,體重急劇下降。

同時,小琳也變得極度易怒,一點就燃。父母一句關切的問候,她能解讀為嘲諷和施壓,繼而暴跳如雷;一點小事不順心,就能讓她摔門、砸東西。

小琳如此反常的表現,把她父母嚇壞了。父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送她來心理咨詢。

02

面對這個全方位崩塌、混亂的女孩,我陪著她在抑郁中待了一段時間。

黑白顛倒、不吃飯,這種近乎“自虐”的行為,既是她內在混亂的體現,也是她回避內在痛苦的方式。當她把自己的身體搞得疲憊或饑餓不堪,這種生理上的難受,會讓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緩解了內在無意義、空洞的感覺,反而讓她感覺好很多。

我引導她去連接感受,鼓勵她去命名和表達那些失序行為背後的真實情緒——是悲傷?是焦慮?迷茫?還是恐懼?像蜘蛛抽絲那樣,一點點地幫助她去梳理情緒的亂麻

表面上看,她暴躁、易怒、敏感,像個一點就著的炮仗,在咨詢中攻擊性也非常強,動不動會質疑咨詢師。但深入理解後會發現,小琳的“躁”,更多是內在的失控,是青春期特有的、一種披著憤怒外衣的絕望。就像穿上厚厚的盔甲,她用這層堅硬的盔甲去跟外界碰撞。看起來她是強壯有力的,但內裡躲著的,是一個受傷的、被失敗和恐懼嚇壞了的孩子。

她的憤怒,是因為她無法接受——無法接受這個失敗的自己,無法接受這個失控的局面。她只能用對外攻擊的方式,來掩飾內心那個快要碎掉的自己。

面對小琳的防禦與攻擊,我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場”與“涵容”。不要求她脫下盔甲、不硬推著她向前,而是給她一個可以放鬆和釋放的空間。

無論小琳如何用言語攻擊,如何測試咨詢師的底線,我始終保持著穩定的、不評判的、真誠關注的態度。我向小琳傳遞了一個堅定的信息:“我看到了你的憤怒,也聽到了你的恐懼。但無論你表現出哪一面,我都會在這裡,不會離開,也不會被你摧毀。”

有一次咨詢中,小琳告訴我,她在這裡感覺就像躺在一床蓬松溫暖的厚被子裡,即便是她有尖銳的部分,也能夠被包容,所以她很自然地會想要放鬆。我知道,我們的關係來到新的階段。

03

她漸漸開始信任我,我們在咨詢中探討:考不上好的大學和被分手了,她的人生就真的完了嗎?

結果她發現,情況沒那麽可怕,自己其實有很多選擇:比如,復讀,或者不太好的大學一樣可以上,大學讀完可以考研,可以出國......被分手了,也不是壞事,恰恰說明自己離開了一個渣男,後面還有更好的選擇等著自己呢。

發現未來有各種可能性,不再盯著考砸和被分手這一狹隘的事實後,她感覺生活的邊界被拓寬了,情緒平和了很多。

那為什麽,高考失利和失戀,會讓自己這麽輕易就“碎掉”呢?

這和內在的“自我”有關。

有些人的自我很強大,就像是一棟地基夯實了的大樓,無論遭到外界怎樣的碰撞與沖擊,他們都可以穩如泰山,也可以在這棟建築上不斷地添磚加瓦,建造出獨屬於自己的風格。

而有些人的自我很虛弱,就像是還未打好地基便急著往上面蓋樓的房子,底層是脆弱不穩定的,於是也會發展出很多輔助架,來保證房子的平衡。但地基沒有打牢,即便上面蓋起來的建築多麽漂亮堅實,輔助架再多,也隨時會面臨塌方。在房子塌方的那一刻,內在也崩潰了。

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區別呢?

這其實跟早年的養育環境有關。真正的自我就像是生命能量的種子,牠的發展需要一個足夠好的母親的呵護和滋養。

小時候在原生家庭裡獲得足夠的愛與支持,那麽一個人會非常有安全感,覺得自己是好的,週圍的環境對自己是友善的,從而凝聚出健康、強大的自我。

而一個人小時候沒有獲得足夠的愛與支持,相反他得到的是忽視或者責罵,那他就會覺得週圍的環境是不友好的,自己是不被愛的,自我無法得到發展,甚至是被壓抑的,那麽也會處於虛弱的狀態。

04

在與小琳後續的深入工作中,塵封的創傷浮出水面。原來,小琳的母親在懷她時,因為身體和家庭的一些現實困難,曾一度猶豫是否要留下這個孩子。

雖然最終生下了她,但父母都忙於工作和生存,對她有很多的忽略。

這對小琳而言是巨大的創傷,這個創傷的核心信念是:“我是不夠好的,我的存在本身,可能就是不被歡迎的。”

在心理咨詢中,我們會發現很多自我虛弱的來訪者,核心都是自卑和孤獨的,嬰兒時的他們天然渴望與養育者去建立連接,但是他們發出的信號,無論是好奇,對愛的渴望,還是憤怒、攻擊性等等,都是不被照見和回應的,甚至是很冷漠的不被理睬。

這對於一個嬰兒來說,是非常可怕的。“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孩子是要仰仗著父母才能生存的,一旦沒有被父母抱著安慰,就會覺得自己快死了。

在這樣一個非常孤獨的不被照見的養育的環境中,孩子是匱乏的、恐懼不安的,都覺得自己都“不存在了”,又怎麽去構建出一個很踏實的、很夯實的自我呢?

為了抵禦內在的虛弱和不安,他需要從外界尋找很多虛妄的自戀的延伸,來讓自己感覺好一些。

很多人會過度依賴外界的評價來維系自我的價值感。比如,通過討好、迎合他人來獲取認同,但他們即使做到了被社會肯定的優秀,內心也覺得空虛絕望,沒有幸福的感受,因為始終沒有建立真正的自我價值體系。

還有像小琳那樣,通過發展出一些補償或防禦(如優秀的成績),類似一種鎧甲,來保護自己。倘若她成績優異,考上了好學校,就會讓她感覺自己是很好的。有一個男朋友願意和自己交往,也說明自己是好的。但是,當她沒有完成理想的目標,比如高考失利,失戀了,她就會由好的狀態瞬間滑落到一個非常糟糕的狀態,感覺未來沒有希望,世界變成了一片廢墟。

05

當我們感覺到自我是一片廢墟了,那如何從廢墟中去重建自我呢?

其實,自我的崩塌,不一定全是壞事,這讓我們有機會去看見真實的自己,重構自己的身份,走向更廣闊的地方。

我問小琳:“拋開分數,你是誰?你喜歡什麽?你擅長什麽?”

我們聊到她熱愛的科幻小說,發現她對世界架構有驚人的想像力;她還很喜歡二次元人物,對美的事物有著敏銳的感知力和熱愛。

她明白:高考失利只是人生中一個暫時的狀態,牠不是你的全部。你首先是小琳,一個有趣、有頭腦、有深度的年輕人,然後才是一個準備再次參加考試的學生。

我也鼓勵她在情緒稍好的時候,嘗試一些微小的行動。比如,從每天出門散步十分鐘開始,到重新打一下久違的羽毛球,再到嘗試加入一個線上的興趣社群。

她開始在網路上結識一些有共同愛好的朋友,比如討論她喜歡的二次元人物和科幻小說話題。在這些新的連接中,她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認可和成就感。她發現,拋開那些外在的條件,僅僅作為“小琳”這個人,依然是可以被喜歡、被接納的。

當小琳內心力量逐漸增強後,我與她一起,重新審視那個“被猶豫是否留下”的創傷。引導她看到:母親最終的抉擇是“留下”,並用盡全力撫養她長大。這份“猶豫”,或許恰恰證明了生命的來之不易和最終被選擇的珍貴。

這個過程,不是否定創傷的存在,而是幫助她用一種新的、更有力量的視角去理解牠,將“被拋棄的恐懼”轉化為“我是被最終選擇的”的自我肯定。

一年後的夏天,小琳再次走進了高考考場。這一次,她平靜了很多。

後來,她告訴我,結果當然重要,但她心裡更清楚的是:就算這次又沒考到最理想的分數,她也知道該怎麽活下去了。

因為她不再是一個脆弱的、需要靠外界分數和名次來定義自己的瓷娃娃了。她親手重建的自我,有韌性,有溫度,知道自己擅長什麽,喜歡什麽,能從哪裡獲得力量。

陳婕

· 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高級咨詢師
· 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
· 廣東省心理學會會員
· 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會員
· 省婦聯心理顧問

END

▎本文為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原創文章,已做原創保護,轉載時請標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I ? 聽說吧

聽說吧心理機構,18年口碑相傳

來訪者遍布國內外

百科小知識

夢見

星座測算

十二生肖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