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心理知識很必要!社會心理服務師考試,高中就能報?_睡眠_大學生_王明霞
9月25日,海南省安寧醫院走進瓊臺師範學院桂林洋校區,為大學生們帶來了一場以“睡眠問題的預防和管理”為主題的健康講座。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明霞從睡眠問題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解析了各類睡眠問題的成因與癥狀,為現場學子提供了兼具專業性與實用性的睡眠健康知識。
01 睡眠問題背後的心理隱憂
“學業壓力、社交環境變化、不規律作息以及電子產品過度使用,都是誘發大學生睡眠問題的重要因素。”王明霞醫師在講座中如是說。 這些話引起了在場學生的強烈共鳴。在這場講座的“如何應對與預防睡眠問題”環節,王明霞不僅給出了規律作息的建議,更分享了涵蓋睡前飲食、運動、情緒調節等多個維度的“睡眠衛生”清單。這些內容為學生們提供了系統化的睡眠管理方案。這場講座看似在談論睡眠,實則觸及了大學生心理健康這一更廣闊的議題。大學生正處於睡眠問題高發與抑郁風險上升的交匯期,此時普及相關知識,能幫助他們從源頭上切斷一條重要的健康風險路徑。
02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
王明霞醫師強調,在大學生中普及睡眠與抑郁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具有不可替代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這不僅關乎他們當下的生活品質,更影響著他們未來的心理韌性。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佈的《2024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揭示了更全面的現象。調查發現,室友的情感支持是降低大學生抑郁與焦慮風險的重要保護因素。報告還顯示,有戀人的大學生抑郁風險比例普遍低於無戀人者,這表明積極穩定的親密關係對心理健康具有緩沖作用。
03 心理健康服務的使用困境
上述藍皮書報告同時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儘管有80.0%的大學生知道學校提供免費心理咨詢服務,但僅有2.8%的人實際使用過。這一巨大落差揭示了當前高校心理服務體系的不足。心理服務的知曉率相對較高但使用率偏低,反映出學校在心理服務的宣傳推廣、資源供給能力、服務流程便捷性以及服務形式多樣性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這一問題在抑郁高風險群體中尤為明顯,他們雖然對心理咨詢有更強的潛在需求,但使用率同樣偏低。針對這一現狀,專家建議學校進一步優化服務體系,積極營造更加開放、包容的心理支援氛圍,以降低學生求助的心理門檻。
04 政策支持下的新職業機遇
面對日益增長的心理健康需求,社會心理服務師這一新職業應運而生,並獲得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把心理健康納入了健康中國建設的核心任務,2023年的健康中國行動工作要點則進一步要求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培養專業人才。
此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於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的通知》和教育部的高校就業“雙千”計劃,都在為社會心理服務相關人才的能力提升鋪路。這些政策加持使得社會心理服務師成為實實在在的“剛需職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不管是學校的心理輔導、企業的員工心理疏導,還是社區的心理服務,都急需懂行的專業人才,社會心理服務師正好能補上這個缺口。
05 成為社會心理服務師的途徑
想加入這一充滿前景的行業,需要先通過社會心理服務師職業能力(水平)考試。以下是考試的關鍵信息:報名條件相當友好,只要高中及以上學歷即可報考,適合應屆生、職場轉型者及想兼職從事心理服務的人群。考試只需參加一門綜合試卷,涵蓋《社會心理服務基礎》和《社會心理服務指南》兩部分內容。
考試方式為全國統一線上機考,考生無需奔波,在家就能完成。報名直接通過“社會心理服務師考試網”即可,無需通過第三方機構,減少了不必要的風險和花費。證書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級別,考試通過者還能進入國聘心理基礎人才庫,獲得更多優質企業的關注,提升就業競爭力。
06 學習心理知識,人人受益
即使不打算從事心理服務行業,普通人系統學習些心理知識也很有必要。這能幫助我們更快地感知自身情緒波動,在遇到壓力時知道如何自我調節,而不是陷入焦慮中。無論是選擇成為專業的社會心理服務師,還是僅僅學習一些基礎知識,都是對我們心理健康的一份投資,也是對身邊人的一份責任。
你可能感興趣的
- 紀念榮格誕辰150週年!第二十三屆IAAP國際分析心理學大會舉辦_中國_沙盤_文化
- 新品上線|怡禾自制2026年心理週歷_關係_關懷_生活
- 社區工作者心理賦能培訓:以“花語”和“十六格”開啟情緒減壓之旅_龍王塘街道_楊琳_卡片
- 今年為什麽好多人非離不可?離火運+冥王星水瓶的婚姻耐性測試_開心_精神文明_感情
- 喜怒無常,最難猜測的星座女,男生你遇到過嗎?_雙子座_女性_世界
- 想了解自己的感受?來簡單心理接受專業首次評估,邁出心理健康的第一步_訪談_支持系統_情緒
- 驚弓之鳥:那隻被弦聲嚇落的鳥,與現代人的心理創傷_更羸_反應_魏王
- 有趣的心理現象|扇貝效應_獎勵_孩子_英語
- 李淳風預言女皇登基,留下2023、2029的預測,為何隻敢推算兩千年_歷史_唐太宗_中國
- 杭州心理咨詢醫院哪家專業?可從資質與服務多維度了解_干預_患者_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