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香港算命王 > 百科 > 心理測試 > “五月-正念覺醒”團體心理治療成員招募啦!_認知_Therapy_臨床

“五月-正念覺醒”團體心理治療成員招募啦!_認知_Therapy_臨床

時間:2025-04-22 04:09:24   來源:香港算命王   關鍵詞:个体,人群,认知,Kuyken,Therapy,治疗,Zindel,团体,中心,临床,个体,英国牛津大学,团体,心理,正念

在萬物生長的季節,與內心的寧靜相遇,

五月的風拂過新綠的枝椏,草木生長的簌簌聲裡,藏著生命最本真的韻律。

讓我們暫別都市喧囂,以正念為舟,駛向心靈的平靜港灣。

(AI成圖)

正念認知治療(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作為一種融合了東西方智慧的心理干預策略,誕生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由英國牛津大學的Mark Williams、多倫多大學的Zindel Segal以及劍橋大學的John Teasdale三位傑出的認知心理學家攜手共創。

MBCT根植於認知行為治療(CBT)的深厚土壤,同時巧妙融入了正念減壓療法(MBSR)的精髓與練習,構建出一種獨特的自我療癒路徑。MBCT不僅汲取了東方禪修靜心的智慧,還結合了西方認知科學的深刻洞察,旨在引導個體體驗當下,強化自我覺察能力,從而減輕心理壓力、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MBCT的核心在於其溫和而系統的正念訓練,這一體系直擊心靈困境的根源——那些導致人們深受困擾的心智模式。通過治療,個體能夠學會以一種更為明智和靈活的方式應對持續性的不良情緒狀態,逐步構建起從廣泛情緒困擾中復原的能力,實現自我解脫與心靈自由。

(AI成圖)

眾多實證研究均表明,該療法在減輕抑郁、焦慮癥狀以及緩解壓力方面展現出顯著成效。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更是將MBCT視為預防抑郁癥復發的最佳療癒療法。此外,MBCT的應用範圍也在不斷拓展,牠不僅服務於那些正經歷心理困擾的人群,還廣泛應用於亞健康和健康人群之中,旨在維護和提升個體的整體心理健康水平及情緒穩定性。

來自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長期堅持正念冥想訓練的練習者,其注意控制(前扣帶皮層、紋狀體)、情緒調節(前額葉皮層、邊緣系統)、自我管理(島葉、後扣帶回和楔前葉)等負責腦區均發現了顯著的結構變化和功能激活。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腦科醫院臨床心理健康中心(非藥物治療中心)擁有豐富的正念培訓經驗和多學科的治療團隊(醫學、心理學、康復、認知神經科學),在國內較早引進了標準的英國牛津大學的正念認知行為治療(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和美國麻省總醫院的正念減壓治療(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的培訓與臨床服務。

團體內容設置嚴格參照MBCT理論和模式,由長期在正念領域學習的治療師帶領開展,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更新。自中心成立以來,數百位患者在正念團體中獲益、成長。

參與本團體,您將收獲豐富的正念理論與技能學習、細致的正念練習指導與反饋、一個支持性的團體、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

“五月—正念覺醒”

團體心理治療

為滿足不同人群的時間和練習需要,本中心將在五月提供兩種形式的正念認知團體心理治療:

01

“五一”假期兩日集中式團體

團體進行2天,共6次

適用人群:

1.18歲以上,無重大軀體疾病,能夠堅持參與全部團體內容

2.輕-中度焦慮、抑郁患者

3.正念有關技術愛好者

4.曾經參與過正念認知團體,有復訓鞏固技能需求的人群

02

8週常規團體

團體進行8週,共8次

(具體開團時間視成員報名情況而定)

適用人群:

1.18歲以上,無重大軀體疾病及重性精神疾病,能夠堅持參與全部團體內容

2.一般心理問題、輕度焦慮、抑郁人群

3.重度抑郁緩解期人群

4.想完整、系統學習和練習正念的人群

報名方式

現場報名:至南京腦科醫院6號樓2樓臨床心理健康中心導診臺

電話報名與現場報名時間均為工作日8:00~12:00,14:00~17:30

注意事項

1. 報名後將首先進行1-2次個體心理治療,時長60分鐘,全面、詳細評估來訪者心理問題、訴求並做初步入團教育。個體及團體心理治療按南京腦科醫院心理治療收費標準執行。

2. 團體內容將保持靈活性,以適應團體成員的個別需求和動態變化,確保每個人都能在安全和支持的環境中獲得最佳的效果。

3. 心理治療不能與藥物治療相互替代。

4. 本次“五月-正念覺醒”團體心理治療最終解釋權歸南京腦科醫院臨床心理健康中心(非藥物治療中心)所有。

參考文獻

Tickell, A., Ball, S., Bernard, P., Kuyken, 2020. The effectiveness of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 in real-world healthcare services. Mindfulness, 11, pp.279-290.

Kuyken, W., Warren,. (2016). Efficacy of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in prevention of depressive relapse: a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from randomized trials. JAMA psychiatry, 73(6), 565-574.

Tang, YY., H?lzel, B. & Posner, M. The neuroscience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Nat Rev Neurosci 16, 213–225 (2015). https://doi.org/10.1038/nrn3916

供稿:臨床心理健康中心 李昊倫

審核:臨床心理健康中心 王 純

百科小知識

夢見

星座測算

十二生肖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