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8個表現,說明你受過情感創傷,以下方法可有效調節_情緒_信任他人_關係
有一個朋友,平時膽子很大,但如果對方音量說話高、摔東西,她就會害怕,手發抖。
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小時候她爸爸一生氣,就會這樣,她小時候會害怕。長大後碰到別人有這種行為,也會不由自主的害怕。
她一開始以為自己是膽小,後來才明白,這其實是未愈合的情感創傷。
情感創傷不像身體受傷那樣明顯,但牠會悄悄影響你的情緒、行為,甚至你與他人的關係。
如果你長期感到疲憊、焦慮、難以信任他人,或許不是因為“性格問題”,而是因為你曾經歷過情感創傷,卻從未真正療癒。
心理學家發現,許多人在不自知的情況下,仍被過去的傷痛所困。
以下是8個常見的表現,說明你可能受過情感創傷。
1、對親密關係既渴望又恐懼
你希望有人愛你,但當有人靠近時,你又忍不住推開對方。害怕依賴別人,因為過去的經歷讓你覺得“依賴=受傷”。
這可能是“回避型依戀”的表現,源於童年或過去感情中被忽視、背叛的經歷。
電影《和莎莫的500天》中,莎莫因父母離婚而不相信愛情,她說:“愛情只是幻想。” 這種防禦機制,本質上是為了避免再次受傷。
2、過度自我批評,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別人誇你時,你會下意識否定:“沒有,我只是運氣好。”犯了一點小錯,就會反覆責怪自己。
長期被貶低或情感忽視的人,會內化這種批評,形成“內在批判者”,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3、情緒容易突然失控
一點小事就能讓你暴怒或崩潰。有時會莫名其妙感到悲傷,卻說不出原因。
未被處理的創傷會儲存在身體裡,某些情境(如被忽視、被指責)會觸發過去的情緒記憶,導致過度反應。
4、習慣性討好別人,害怕衝突
即使自己不舒服,也會優先滿足別人的需求。不敢說“不”,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
這是“生存策略”,小時候可能只有討好父母/伴侶,才能獲得安全感。
5、對快樂有罪惡感
當開心時,會突然想:“我配嗎?”甚至故意破壞自己的幸福,比如在關係變好時突然疏遠對方。
如果童年時快樂總伴隨著懲罰(如“你笑什麽?作業寫完了嗎?”),大腦會形成“快樂=危險”的聯結。
6、經常感到“麻木”或“空虛”
對很多事情提不起興趣,像在“機械地生活”。有時明明該難過,卻感覺不到情緒。
這是“情感解離”,一種心理防禦機制,長期壓抑情緒後,大腦會關閉感受以避免痛苦。
7、過度警惕,總覺得“壞事要發生”
別人晚回消息,你就懷疑“他是不是討厭我了?”別人看了你一眼,你就擔心“他是不是在等瞪我。”
別人問你一個問題,你就在想“為什麽要問我這個問題,他想敢什麽?”
在面對他人的時候,過度反應,警惕心太強,無法放鬆,總在擔心未來。
長期處於不穩定環境的人,會形成“高警覺狀態”,隨時準備應對危險,而這種狀態,會讓人處於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會很容易累,難以真的放鬆。
8、反覆陷入相似的不健康關係
總是被冷漠、控制欲強的人吸引。明明知道這段關係不好,卻無法離開。
比如,有些人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遇到渣男或渣女,就像到了渣男渣女坑,一找一個準。
總會這樣,其實是有原因的。
這不是“自虐”,而是大腦在重覆熟悉模式,試圖“改寫過去”。比如希望這次能“拯救”對方,從而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9、如何療癒情感創傷?
①承認創傷的存在,停止自我責備
很多人否認自己受過傷:“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我不該再糾結。”但未被處理的情緒不會消失,只會換種方式影響你。
未曾愈合的傷口不會消失,只會在時間的加持下,愈來愈痛。
你可以找一張紙,寫下:“我曾經在______(事件)中感到受傷,這不是我的錯。”
你要堅定並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訴自己,曾經受到的那些傷害,不是自己的錯。
②重新建立對情緒的信任
情感創傷讓人害怕感受情緒,但情緒本身不是敵人,牠是身體的信號。
你可以每天花5分鐘,不帶評判地觀察自己的情緒:“我現在感到______,牠想告訴我什麽?”
③用“再撫育”彌補童年的缺失
如果童年缺乏安全感,你可以做自己的“理想父母”,當你焦慮時,對自己說:“我知道你很害怕,我會陪著你。”
當你犯錯時,告訴自己:“沒關係,人都會犯錯。”
你可以把自己當小孩,然後把自己再養一遍,減輕曾經受到的創傷。
一位朋友每次緊張都會咬指甲,我建議她:“試試握住自己的手,像安慰小孩一樣說‘別怕’。”
幾個月後,這個習慣慢慢減輕了。
④建立“安全型關係”,重塑信任
不要強迫自己立刻信任所有人,但可以找1-2個讓你感到安全的人(朋友、伴侶、),練習表達需求。
即使只有一段健康的關係,也能顯著修復創傷。
《心靈捕手》中,心理醫生對威爾說:“孩子,這不是你的錯。”威爾從一開始的抗拒,到最終崩潰大哭。承認傷痛,才是自由的開始。
情感創傷就像心裡的一根刺,拔出來會痛,但不拔牠會一直髮炎。
你無法改變過去,但你可以決定,繼續被牠控制,還是學會與牠共處?
療癒不是忘記,而是讓過去的傷痛不再支配現在的你。
如果你在以上表現中看到了自己,請對自己說:“我曾經受傷,但我依然有能力重新生長。”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你可能感興趣的
- 從月薪5千到2萬+:心理健康政策紅利下,心理咨詢師如何逆襲?_服務體系_資質_青少年
- 為什麽所有的試探都始於貶低?這3種心理套路你必須看穿_工作_打壓_情感
- 南京看孩子叛逆機構“本週嚴選”南京心理咨詢中心哪家靠譜?_專業性_情緒_家庭
- V5.0版李守龍3D心理數字沙盤將在4月份進入內測_測評_系統_軟件
- 如何在新學期到來前高效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以迎接挑戰?_情緒_xqjy_都在為
- 心理咨詢室裡到底發生了什麽?這部奧斯卡入圍動畫短片告訴你_猩猩_狗狗_水蛭
-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化之路:沒有捷徑,但有方法_實習_督導_培訓
- 別用“斷聯”測試他在不在乎你,不在乎的,你斷氣他都不會來!_結果_事兒_深情
- 紫微鬥數案例70健康:怎麽樣從命盤中,預測自己何時渡劫?_福德_宮位_大運
- 射手座運勢預測:2月末事業升職有戲,幸運在望!_成功_都說_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