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從來都不是向別人輸出知識和智慧_冶金路_父母_北京
心理咨詢師從來都不是向別人輸出知識和智慧。
其實很多新手咨詢師都會有一些錯誤的認知,他們以為做心理咨詢是向別人輸出知識或者是輸出所謂的人生智慧。
很多準備從事心理咨詢行業,並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同學總是沈迷於學習理論知識,他們覺得從業必須要有很多的知識儲備,懂的特別多才行。
大家可能在一些自媒體平臺看到一些心理學知識的科普或者心理咨詢的過程,這些跟真實的心理咨詢過程是有差別的。
因為自媒體平臺上,博主除了要解決網友的問題,更多的還要想辦法去做傳播,吸引流量,所以很多老師在自媒體平臺更多的需要去秀自己的專業知識,輸出自己的認知。
但我想說,心理咨詢的過程從來都不是以咨詢師為中心的,而是以來訪者的需要為中心的。
其實心理咨詢師面對來訪者首先要做的是理清來訪者的需要。很多人長時間沈浸在糟糕的情緒裡,是因為自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那想要滿足自己的需要,我們需要做什麽呢?當然是看見自己的需要。但問題的根源就在於很多人看不見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麽,才導致內心各種各樣的衝突。
這個原因就很多了,比如很多人長期生活在某一個特定場景中,或者經歷過重大創傷,或者接受的教育,又或者是基因的影響,導致自己把自己的需要給隱藏起來了,然後用另一種方式去表達或滿足自己。
我舉個例子,比如一個人從小被父母貶低否定,言語攻擊。長大之後他很恨自己的父母,一想起自己的父母就很痛苦,但痛苦又揮之不去。
那問題來了,既然恨一個人,那為什麽還要想起這個人呢?他很恨自己的父母,他真的希望自己的父母下地獄嗎?這不是他真正的需求。
真正的需求是他希望被父母愛,他一直在求愛,當父母不能滿足他的時候,內心就會產生衝突,就會痛苦。
而阻礙他遠離痛苦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內心的信念。比如他認為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為什麽我感受不到父母對我的愛呢?父母明明是愛我的,為什麽我很痛苦呢?
他就會陷入到自我否認,合理化父母對自己的傷害,反覆的去PUA自己,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了?我是不是不孝順?
他的觀念和體驗產生了重大的分歧和衝突,他不願意接受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他會認為遠離原生家庭是有負罪感的。
無論是社會規則,道德倫理,還是父母對自己的教育,這些都是壓抑自己真正需要的。 那咨詢師要做就是幫助他拋開對世俗規則的遵守,看到自己最真實的需求。
新領育學校冶金路校區|楊校長
新領育學校潤旭商場校區|張主任
北京城市副中心校區|辛萬臣.校長
新領育學校(北京東燕郊潤旭商城店)新領育學校北京東燕郊潤旭商場底商1-103
新領育學校(北京東燕郊冶金路校區)新領育學校北京東燕郊冶金路校區金福巷3號底商
北京通州萬達廣場新領育學校(北京城市副中心校區)北京市通州區新華西街58號萬達廣場
你可能感興趣的
- 老人容易被忽視的心理需求①被尊重的心理需要_都有_榮福泉_五百
- 李淳風預言女皇登基,留下2023、2029的預測,為何隻敢推算兩千年_唐太宗_歷史_文化史
- 心理沙盤遊戲:透露你心中的秘密_情緒_潛意識_什麽
- 陽光心靈加油站|心理咨詢服務第一期來啦!_清城區_清遠市_廣東省
- 天河情感心理咨詢機構:讓你安心傾訴,溫暖治癒心靈困擾_情緒_專業_安正
- 武漢心理咨詢中心:合格心理咨詢師的標準_來訪者_技能_情感
- 未來一個月,這4個星座心理健康運爆表,焦慮都能變成動力_情感_心理學_調節
- AI是否能夠代替心理咨詢師?_來訪者_情感_信息
- 男女雙方分手後的心理差距,到底誰會不甘心?_感情_男生_女生
- “剪”字測花數?北宋神算邵雍一句話,驚呆滿座權貴!_張節_女子_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