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推薦】心理健康與情緒管理系列50本書_理由_生活_人生
Psychology book share
心理健康與情緒管理系列
書籍推薦
不知不覺間,寒假已然過去了一部分,在這裡,我們為大家帶來了心理健康與情緒管理的相關書籍推薦,希望大家可以借此度過一個充實愉快的假期:
1.《抑郁癥自救手冊》
2.《減壓生活》
3.《情緒修復全書》
4.《人生煩惱咨詢室》
5.《如何獲得幸福》
6.《我們內在的防禦:從容應對日常心理傷害的方法》
7.《遠離高衝突關係:別讓這五類人毀了你的人生》
8.《被虛構的焦慮》
9.《允許自己不快樂》
10.《被傲慢綁架》
11.《恰到好處的界限》
12.《走出雙相情感障礙:應對躁郁生活的日常指南》
13.《越過內心那座山:12個普遍心理問題的自我療癒》
14.《軟癮》
15.《成癮:在放縱中尋找平衡》
16.《不安即安處:心理咨詢師的悲傷療癒手記》
17.《共情式療癒:用愛打造輕鬆的人際關係》
18.《害羞者的社交手冊》
19.《好焦慮:如何用焦慮給自己賦能》
20.《胡思亂想消除指南:用認知行為策略走出情緒困境》
21.《苦難的意義》
22.《恰如其分的孤獨》
23.《情緒詞典:你的感受試圖告訴你什麽》
24.《情緒健身房:21天陪你應對抑郁和焦慮》
25.《情緒說明書:解鎖內在情緒力量》
26.《情緒心理學:研究與應用》
27.《情緒之書:讓你痛苦的不是別人,而是你的想法》
28.《身體會替你說不:內心隱藏的壓力如何損害健康》
29.《述情的力量:如何讓別人理解我?》
30.《幸福力教育》
31.《心智考古學:人類情緒的神經演化起源》
32.《擁抱躁郁:躁郁接線員的救助之旅》
33.《這樣想不焦慮》
34.《重新找回愛的能力》
35.《走出創傷的陰霾:心理創傷的形成、療癒與超越》
36.《走出負面情緒》
37.《生活中的情緒心理學》
38.《擁抱那隻黑狗:抑郁療癒指南》
39.《越郁:抑郁癥自助手冊》
40.《自渡:我的躁郁十年》
41.《走出抑郁:一個抑郁癥患者的成功自救》
42.《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從抑郁到救贖的說明書》
43.《你為什麽總是胡思亂想》
44.《你要不要和我聊聊》
45.《KO!再見,焦慮癥!》
46.《我的心理醫生是隻貓》
47.《烏雲會來,也會去:藝術療癒情緒》
48.《自傷自戀的精神分析》
49.《自我訓練:改變焦慮和抑郁的習慣》
50.《阻礙成長的四種恐懼》
01
推薦理由:
本書作者莫妮克·湯普森作為一名資深執業臨床心理學家,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專業背景,為讀者總結了23種實用策略與技巧,勇於打破消極認知與行為惡性循環,讓生活再次充滿活力,恢復色彩。
02
推薦理由:
從6大維度入手,16種科學的高效減壓法,實踐方法+心靈休整,實現從內而外地擊退壓力,告別疲勞、焦慮,重歸高效、有序、愉悅的生活!
03
推薦理由:
貝爾伉儷基於以往研究成果,通過篩選和考量,最終挑選了17種情緒作為本書骨架。這些情緒都是我們“熟悉的陌生人”——我們與之朝夕相處,卻未能很好地捕捉牠們,以至於每場情緒起伏對我們來說都像拆盲盒。
04
推薦理由:
每當我們深陷煩惱總是會焦慮不安,卻又急切想要知道解決辦法。本書從心理學、腦科學、醫學、社會學出發,帶你處理人際、打理生活、應對職場焦慮、守護身心健康,並為你提供諸多解決妙計,用實際行動迅速終結內耗。
05
推薦理由:
作者認為,我們50%的幸福是天生的,由基因決定;10%的幸福由生活環境決定;剩下40%的幸福則由我們的行為和思維決定,而幸福的秘密就在於這40%。同時,作者提出了12項具有可行性的行動,這些行動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提升這40%的幸福,幫助我們重新發現內在的力量,拓展自己的積極性思維,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最終激發出幸福的潛能。更重要的是,牠能夠讓你更持久地感受到這份滿足感與幸福感。
06
推薦理由:
本書深入探討了我們內在的心理防禦機制,以及如何採用更靈活、更成熟的適應方式來應對人生中問題,願你讀罷可以收獲自由、自在的人生,與更順遂的人際關係。
07
推薦理由:
08
推薦理由:
作為心理治療師,阿蘭·布拉克尼耶的工作並不是提出普遍性問題,而是為想要緩解未來焦慮的人提供心理支持。在《被虛構的焦慮》一書中,阿蘭·布拉克尼耶闡述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利用的積極資源。
09
推薦理由:
在《允許自己不快樂》一書中,馬克-安德烈·迪富爾沒有給出幸福秘訣,反而更關注長期逃避內心痛苦所導致的嚴重後果。
10
推薦理由:
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和分析研究,本書作者洛朗·施米特總結出自戀者的四種類型:顯性自戀者、隱性自戀者、道德自戀者、自戀變態者。這將幫助我們辯別身邊形形色色的自戀者,弄清楚他們的戰術、工具和策略,從而能夠區分他們是真的具有優點,還是自我過度膨脹的平庸之輩。
11
推薦理由:
《恰到好處的界限》一書旨在幫助我們發現並調動自己的心理防禦機制,使我們更好地理解各種行為——這些行為無論好壞,都是心理防禦的結果——最終促成改變,獲得進一步的心理平衡和自信。本書還考察了人生各階段心理防禦機制的發展情況,探討了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下這些機制是如何起作用的,從而幫助我們找到一種新方法,去發現有效的內在力量,渡過人生難關。
12
推薦理由:
本書作者自青少年時發病,歷經13年確診,又用10年控制病情逐漸好轉,通過自己二十多年與雙相情感障礙共存的經歷,道出最真實的患的生活、工作、親密關係、社會交往。
13
推薦理由:
著名心理學家、奧斯維辛集中營幸存者伊迪絲·伊娃·埃格爾博士用她療癒自己的刻骨創傷和打開無數來訪者心靈枷鎖的故事告訴我們,自由的基礎是具備選擇的力量,而走出困境的關鍵在於以何種態度、何種方式回應我們的遭遇。
14
推薦理由:
在這本開創性的書中,萊特從她在個人和職業發展領域的豐富經驗出發,對軟癮做了一次徹底的解剖,提出了擺脫軟癮、充實生活的具體方案。以軟癮為線索,你將看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麽;學習擺脫軟癮,你可以為生活中的更多可能騰出空間。
15
推薦理由:
倫布克博士通過深受成癮之害的患者的案例,將這些鮮活的故事融入書中,並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分析大腦的獎賞機制,希望我們可以從這些患者的經驗與教訓中受益,提出了自我約束策略等有效的解決方案。
16
推薦理由:
作者從發展心理學角度展開,將成人的五個階段用不同的植物來代表,象徵著不同人生階段可以習得的人生智慧。
17
推薦理由:
作者通過3大篇章介紹了10大模塊,結合自身經驗和豐富的心理專業知識及案例,帶讀者探究造成人際關係痛苦不堪的背後原因,並通過科學方法改變認知。
18
推薦理由:
1977年,菲利普·津巴多與本書作者、世界公認的害羞行為和社交焦慮權威林恩·亨德森共同創立了“斯坦福害羞診所”。本書就是斯坦福害羞診所40年的實踐結晶。
19
推薦理由:
我們認為是焦慮給我們壓力,讓我們失眠,一步步破壞我們的生活,於是想方設法地去抑制牠、擺脫牠。世界著名神經科學家鈴木溫迪博士試圖帶給另一種視角——一種能賦予我們更多力量的新視角以及將焦慮變成超能力的方法。
20
推薦理由:
一本書掌握認知行為療法精髓,整理腦內碎碎念,搞定日常小情緒。針對沮喪、憤怒、焦慮、自卑、抑郁等八大常見情緒問題,幫你發現和糾正錯誤思維,跳出思維反芻怪圈,終結精神內耗。
21
推薦理由:
知名認知心理學家、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美國哲學與心理學協會前主席保羅·布盧姆基於心理學、腦科學、認知神經科學等領域的眾多新發現,為我們帶來了關於苦難與幸福的全新闡釋。
22
推薦理由:
關係心理學家胡慎之以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和豐富的咨詢經驗,為被孤獨感困擾的人們剖析了孤獨感從何而來,以及如何擺脫負面孤獨感、改善人際關係。
23
推薦理由:
本書是一本用系統、直觀、中國人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闡釋160多種人類的的感受和情緒的書。尤其是中國文化視角下對“委屈”“慚愧”等詞的 特理解,以及文化碰撞下對“快樂”“憤怒”等詞演變的特有思考。
24
推薦理由:
本書是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陳祉妍教授團隊多年臨床實踐和科研成果研製的情緒調節指南,並基於認知行為療法(CBT),將抑郁和焦慮情緒問題的心理干預和調節方法分解為簡單易懂的練習模塊。
25
推薦理由:
我們所有人的情緒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差異隻存在於我們處理情緒的方式。本書教會我們認識情緒、接納情緒、理解情緒。
26
推薦理由:
本書系統展示了當前國內外情緒心理學研究的全貌和新進展,從情緒理論、情緒結構、情緒發展、情緒與認知、情緒與疾病等方面深入淺出地闡釋了情緒心理學這個心理學分支學科的體系和內容。
27
推薦理由:
人們在生活中成功與否都反映在情緒上,而情緒反過來又集中體現了人們的滿足、痛苦和問題。通過本書可以讀懂我們的情緒模式,找到解讀情緒的密鑰,學會更好地與情緒相處並獲得改變情緒的應對方式。
28
推薦理由:
書中將關於身心聯繫的科學知識,與一個個引人共鳴的病例有機結合,深度剖析了心理壓力、情緒和生理健康之間的密切聯繫。
29
推薦理由:
“述情”是“共情”的雙生概念,如果說共情是更好地理解別人,述情就是讓別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生活中我們總感到不被理解、難以形容自己的感受,這些都是“述情障礙”的表現。
30
推薦理由:
作者王薇華老師是在國內較早開展積極心理學研究與實踐的專家,她在書中通過20節課程教讀者習得20種積極向上的能力。
31
推薦理由:
作者對從嚙齒動物到哺乳動物的行為和機能解剖做了詳盡的比較研究,並提出了極具洞察力的理論,從而解釋了動機、情緒和自動反應的皮層下操作平臺與演化生成的新生事物——皮層之間的關係。
32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寫給所有躁郁癥患者的生活指南,作為一名躁郁癥患者,如何在強烈的情緒起伏中獲得輕鬆生活的技巧?作者用幽默風趣的語言進行了解答。
33
推薦理由:
34
推薦理由:
本書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遺棄恢復“程序”,包含了被拋棄後我們普遍會經歷的五個階段——破碎、脫癮、內化拒絕、暴怒、提升,超越安慰的話語,促進真正的改變。
35
推薦理由:
這本書科學解讀了創傷心理,介紹常見創傷經歷的類型與後果,普及創傷後的心理癥狀及心理障礙的表現,討論為什麽有些人能在創傷後積極適應,而另一些人會產生心理障礙。
36
推薦理由:
本書介紹了負面情緒自我調節法(PAEN),既從個人出發,幫助我們自我調節負面情緒;同時也從群體出發,提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於,生活在當下環境中,人們不再感到空虛和焦慮,更不會對一切失去興趣。
37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清華大學新百年教學成就獎獲獎教授彭凱平送給中國人的情緒生活指南,本書分為三大篇章,教你化10種情緒問題為情緒優勢,以11種積極情緒創幸福生活,用5種道德情緒鑄意義人生。
38
推薦理由:
在本書中,汪瞻醫生首先通過大量心理學研究呈現了抑郁是如何使人們深陷痛苦、無法自拔的。接下來,他又列舉了14種循證心理療法和3種親友能提供的干預指導,以助你了解抑郁,改善情緒。最後,本書還收錄了對7位抑郁康復者的採訪,通過親歷者的聲音來展現這段複雜、真實的療癒之旅。
39
推薦理由:
孫醫生把多年從事青少年及成人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理論學識和臨床經驗歸納為十個專題,用平易近人且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那些專業艱深的抑郁癥精神病學、心理學知識,特別結合了孫醫生個人的康復經歷,分享了抑郁者及其陪伴照料者的自助經驗。
40
推薦理由:
本書記錄了主人公與雙相情感障礙作鬥爭十年的故事,主人公從大學期間開始發病,到最後戰勝雙相情感障礙後過上幸福生活。本書描述了她的感情糾葛、學業選擇、個性發展、飲食失調、個人愛好、精神科住院治療經歷、自我療癒的過程、與家人的關係和求職經歷。
41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由曾經的抑郁癥患者、現在的心理咨詢師的心血之作,書中對抑郁進行了深刻剖析,是一份讓抑郁者充滿希望的自救指南。
42
推薦理由:
這本書是幫助你戰勝抑郁或持續低落情緒的絕佳指南,通過行為激活療法(認知行為療法的一部分),引領你踏上通往身心健康之旅。無論你是身處抑郁漩渦的當事人,還是心系他人幸福的守護者,本書都將為你點亮希望之光。
43
推薦理由:
“了→解→打→消→重→放→收”7步法,從外到裡,重塑大腦,將無孔不入的胡思亂想轉變為有意義的沈思;了解大腦運作機制,正確看待胡思亂想;解析習慣性思維模式,完成自我反思;重現積極自我對話,做自己想法的主人。
44
推薦理由:
本書作為專為非專業人士提供的助人療癒手冊,將提供專業指導。全書分為兩大部分,旨在教授讀者如何通過會談來幫助他人。
45
推薦理由:
21個融入社會小練習,19個讓生活更輕鬆的習慣指南,18幅治癒系手繪,讓你在會心一笑中消融焦慮!無論是i人還是e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幸福生活提升路徑!
46
推薦理由:
貓咪與人的羈絆,編織著一個個感人治癒的小故事!最終,人們在與貓咪的依偎中療癒了疲憊的身心。而這些麻煩、捉摸不定又無敵可愛的小貓咪,也在人類的照顧下,慢慢變得更加健康!
47
推薦理由:
本書以情緒療癒為主題,共有三個模塊,分別是了解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本書作者依據幾十年的臨床實踐及教學經驗,運用了多種藝術表達的方式和多種媒材,設計了60多項通過塗鴉、畫畫、舞動、寫作、雕塑等表達性藝術的形式直接感受情緒的練習,以幫助讀者處理好這些不理性的、令人迷惑的內在的情緒。
48
推薦理由:
精神分析學者齋藤環梳理“自戀”概念在心理學中的定義和演變,分析當代年輕人的“點贊成癮”“自我否定”“不配得感”“高自尊低自信”等具體現象,引導我們如何尋找“自我傷害”的根源,開創性地呼籲自戀的重要性。
48
推薦理由:
書中提供的自我訓練法會教給你力量、技巧和願望,讓你擺脫焦慮和抑郁的習慣。 無論你是自尋煩惱型人格、刺猬型人格、烏龜型人格、變色龍型人格還是完美主義型人格,自我訓練方法都可以幫助你採取有針對性的改變計劃。
50
推薦理由:
參考文章: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2022年心理學年度書單·十大好書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
邁向廣闊的社會與文化田野|2023年心理學年度書單·十大好書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
2024年心理學年度書單·十大好書|算法時代:在真實生活中找尋人的意義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
FOLLOW US
單次專題培訓(地面)
連續培訓項目(地面)
連續培訓項目(網路)
你可能感興趣的
- 心理學發現,最後嫁得好的姑娘,都有3個共性_生活_顧廷燁_認知
- 解讀ESTP型人格的職業選擇,人際交往和心理健康(mbti測試)_https_zxgj_xmcs
- Deepseek和豆包PK:最新標準的心理咨詢室建設規劃方案_來訪者_工具_設備
- 測試:選一隻妖媚的狐貍,測你在什麽狀態下會讓異性心疼_感情_事情_都會
- Deepseek心理咨詢室心理設備選購與配置指南「金信悅心理設備」_來訪者_建設_沙盤
- EAP職工關愛計劃|返工心理調適第一期:從“假期模式”到“工作模式”如何轉變?_狀態_作息_綜合癥
- 成都心理咨詢|愛與依戀,始於童年延續一生_情感_成年_影響
- 成都心理咨詢|「抑郁」對我來說,是一場657天的重感冒_生活_內心_服務
- 準到離譜的29個識人心理學!教你一秒看清身邊人!_一個人_女生_方是
- 叮!你有一份開學前心理調適指南,請查收!_運動_賀瑞_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