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從性測試,平等的毀掉每一個東亞小孩_孩子_父母_韭菜
100+互聯網求職資訊、
大廠筆面真題等你來領取!
文 / 小椰子
最近,有這樣一個監控視頻流出,喚起了很多人的童年陰影。
奶奶做的湯裡放了豬油渣,小女孩實在不愛吃,一開始不肯動筷子,後來才慢慢吃。
沒想到被奶奶兇狠地連打了三下,爺爺更是直接沖過來,把小女孩從座位上硬拽起來教訓。
小女孩不斷尖叫哭喊著求饒,媽媽從監控裡看到這一幕很是心疼。
無獨有偶,有路人在一家小飯館裡也目睹了類似的一幕:
一個男孩被爺爺逼著吃餃子:“吃不吃?“你吃不吃?”
小男孩說不吃了之後,爺爺就用力地扇了他兩巴掌。他下意識地捂住臉,小小的身影讓人心疼。
而這家店的老板娘說,這家人經常這樣教育孩子,孩子不吃就打他。
知乎上更是有這樣一個被瀏覽了4千多萬的問題:“孩子就算餓死也不吃韭菜餡的餃子,怎麽辦?”
直接把我給看懵了,不吃韭菜餡的餃子,難道就不能吃白菜餡?吃芥菜餡?非得逼著他吃韭菜餡才行?
這是有什麽深仇大恨呢到底?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喜歡的食物,為什麽有些家長總是喜歡強迫孩子一定要吃呢?
那些被逼著吃的東西,孩子可能長大後一輩子都不會再碰了;
那些被打罵、邊流眼淚邊咽下討厭的食物的場景,有可能成為TA一生都難以修復的心靈創傷。
你會發現,這種現象根本不是個例,而是很多中國孩子都經歷過的 服從性測試。
有位在國外留學的網友,原本開開心心回國,結果在家吃飯又被父母上了一課。
她從小到大最不喜歡吃三樣東西:姜、豆製品、蝦皮,但是她爸媽每頓飯都要故意放。
紫菜蛋花湯偷偷撒蝦皮,番茄炒雞蛋放3大塊半個手掌那麽大的姜,酸菜燉排骨、踏板魚裡也要硬塞進凍豆腐。
你以為是不是她父母忘了她不愛吃的食物,但並不是,當她聞著姜味想吐的時候,爸爸脫口而出:“ 這毛病還沒改呢?”
尊重孩子喜好是什麽很丟人的事嗎?非要把養孩子變成馴服,孩子都這麽大了還是不肯正視她的意願。
有些家長更奇葩,甚至逼著孩子吃自己養的寵物。
之前就有個熱搜,爸爸把兒子當寵物養的兩隻大閘蟹煮熟了,還端給兩個兒子讓他們吃。
小男孩看到後崩潰大哭,爸爸全程懟著他的臉拍視頻,取樂般地問他:“大閘蟹什麽味道?”
孩子哭得滿臉鼻涕泡,一邊吃著蟹肉一邊流淚:“香的味道。”
配上搞笑的背景音樂,打上“萌娃”的視頻標籤,仍無法脫離這是個中式恐怖故事的本質。
這種服從性測試,本質上就是 上位者對下位者的霸淩。
打著“不能挑食”的名義,實際上是為了滿足他們自己的控制欲。
而這種控制欲,根源就來自於父母的“ 全能自戀”:
如果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期待,他們就會覺得自己的全能自戀受挫,所以一定要逼著孩子服從自己。
心理學家武誌紅老師,就在《深度關係》一書中分享了一個來訪者的故事。
有孩子不喜歡吃韭菜,跟媽媽說過很多次了,但媽媽卻依舊繼續用韭菜做飯。
有一天,孩子實在受不了了,大喊:“我說了很多次,我不吃韭菜!”
當時那位媽媽的反應是,震驚地反問孩子:“你不是一直喜歡吃韭菜嗎?”
然後這位媽媽問完,第二天照常用韭菜做飯,對孩子的哭訴就如同沒聽過一般。
這就是很多東亞家庭都存在的“ 聽話哲學”,其實就是父母全能自戀的一種表達方式:
我是你的父母,你必須聽我的,不然就會受懲罰。
所以說做父母是門檻最低的獲得權力的方式。
為了保持這種居高臨下的權力感,父母就會忽略掉孩子的訴求,日復一日,孩子的自我便被漸漸扼殺。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很多孩子在對父母心灰意冷後,成年了選擇遠離逼迫自己的高壓環境。
有網友就分享過自己鄰居的事,她女兒不愛吃土豆,她就直接給她做了一個月的土豆,除了土豆啥都沒有。
直到她女兒給她下跪了,說,媽媽我再也不挑食了。這件事就成了鄰居的談資,眉飛色舞地講給很多人聽。
後來,她女兒考上了外地的大學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心理學家武誌紅老師說得好:“ 家長經常想像出一個孩子,拿這個想像的孩子去要求一個真實的孩子。
如果真實的孩子不像他幻想的那樣,他就會折騰自己的孩子。
對孩子小時候處處苛刻,長大了又抱怨孩子不回家,跟自己不親。會不會太貪心了?”
事實上,孩子不愛吃某樣東西,有時候真的不是挑食,也不是所謂的非要挑戰父母權威。
就像知乎上有個熱度居高不下的問題:“如何看待父母讓你吃極為討厭的東西的行為?”
點贊最高的回答,從醫學層面分析了原因: 挑食是有生理學基礎的。
比如缺鋅的孩子就容易不愛吃茄子,感覺茄子有一股糟糕的鐵銹味;
有乳糖不耐受的孩子不喜歡喝牛奶,對醛類物質敏感的人就不愛吃香菜......
所以啊,做家長的,可以了解清楚,孩子具體討厭食材的哪一部分?原因是什麽?
如果改變了料理方式,孩子依舊不喜歡那樣食材,那也可以通過換成別的食材來補充相同的營養物質。
還是那個道理,為什麽大人都不挑食?因為大人買菜都會買自己喜歡吃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自己的附屬品,尊重他們的喜好和意見。
而不是將自己的意願一股腦地強加在他們身上,不服從就打罵。
希望能給更多的家長,學會給孩子“授權”:
“允許你離開我的身邊,脫離我的掌控;
允許你變得和我不一樣,甚至超越我;
允許你奔向廣闊的世界,成為你自己。”
共勉。
有職業困惑,找TG大叔聊聊~
你可能感興趣的
- 不同心理咨詢流派對移情與反移情的理解|飛米粒心理創始人許定遠_來訪者_自體_關係
- 如何應對實驗室懼怕心理與緊急情況_處理_聯絡_進行
- 八字免費測算APP_命運_組合_南坤
- 免費測八字APP_方陣_南坤_命運
- 蛇年生肖紀念幣面值改成5元?測試鏈接曝光!面值改不改?_號碼_溢價_價格
- 心學問教育怎麽樣?自我療癒的力量:青春期的自我安慰與心理恢復_方式_壓力_認知
- 3甲醫院的醫生更喜歡可編輯報告的心理測試軟件,為什麽?_病人_結果_李守龍
- 成都青少年心理咨詢|如何應對孩子“過剩”的虛榮心?_家長_物質_的需求
- “我很害怕,覺得自己被拋棄了”,看看這背後隱藏的心理創傷_銀川_測試_報告
- 昆山飛米粒心理咨詢:你在什麽時候覺得自己很厲害_瞬間_能力_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