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香港算命王 > 百科 > 心理測試 > 青少年心理咨詢:孩子突然說不想讀書了,自己太累了,父母該怎麽辦?_家長_問題_事情

青少年心理咨詢:孩子突然說不想讀書了,自己太累了,父母該怎麽辦?_家長_問題_事情

時間:2024-10-16 13:05:48   來源:香港算命王   關鍵詞:家长,事情,成长,意义,青少年,问题,父母,环境,孩子,心理,家长,青春期,父母,孩子,心理

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往往讓人蕞頭疼的事情就是孩子突然厭學、不願意上學了。

A女士:

“孩子初二,學習任務非常繁重,常常不夠睡,睡不好,作業做不完,就經常被點名,她注意力又不集中上課沒法認真聽,簡直是惡性循環。

她以前說不想讀書了,昨天說讀到18歲就想去打工,感覺她整個人都帶不動學習這件事了,太累了,都沒有時間去玩耍,我們也不敢打擾她,回到家催著她快點寫作業好早點睡覺,真的心力交瘁,看到孩子這個狀態,又擔心她身體吃不消,學習學不進,厭學,壓抑,不知道要怎麽辦。

從小我們就很注重對孩子的教導,怕自己成為控制型的家長,也怕自己成為溺愛型的家長,耗費那麽多心力在孩子的養育上,結果孩子還是出了問題,真的感覺心很累。

爸爸給她買了個手機,她剩餘的時間會玩遊戲,畫畫,投稿,看漫畫,管的多麽覺得自己太殘忍把孩子惟一的娛樂都剝奪了,不管麽有時候又覺得她拖拖拉拉的,該怎麽辦?”

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解讀: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家長都感覺自己在面對一個“易碎的工藝品”,必須小心翼翼,不要出錯;但往往很多時候,自己越小心,孩子卻越會出問題。

這時候,家長心中的矛盾衝突又加重了,孩子出了問題,自己是要管還是不要管呢?管又覺得自己好像錯了,不管又覺得自己過不去。

01

孩子的表現與孩子所處的心理發展階段有關

在心理學中,不同年齡階段的個體處在不同心理發展階段,而每一個階段個體都有要解決的衝突和完成的任務。

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為自己負責,有穩定的自我,有自己的情感、情緒、需要與慾望,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想成為怎樣的人,可以成為怎樣的人。

這些任務,是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發展階段需要完成的。

在青春期,自我意識與個體性都在慢慢增強,孩子自己內心有一個很矛盾的問題存在,ta要找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義感,探索自己的生命敘事。這是一個他們以往從沒處理、面對的問題。

過去他們接觸的,是聽父母長輩的話,是遵循老師學校的規則,是做好社會對學生角色的期待。

在這些事情中,很少有自己自發的,自己確定的有意義的事情,所以他會對當下的事情感到無意義。

“大家都說要學習,要讀書,可是讀這麽多書有什麽用嗎?我以後會用得上嗎?用不上不是浪費時間嗎?讀書有什麽意義呢?”很多厭學的青少年對於學習讀書這件事情都抱著很多的疑問。

同時,探索自己的人生敘事並不是一件容易且快速獲得反饋的事情,更多的是充滿難以預料的抉擇,所以他會對未來感到迷茫,也感到恐懼。

他們會在心裡發問:“我是誰?我要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我在社會中的位置是什麽?我將會處在一個什麽樣的位置?”。

種種疑問的答案都需要他們去進行探索,去找到自己的答案。在這過程中,會反覆體驗到無意義感,會躊躇不定,會焦慮不安;而這些既是人生必經的,也是個體成長必經的。

所以,大部分青春期的孩子,其實內心深處或多或少地都會有這樣的體驗。

02

成長環境的“放大”作用

而除了孩子自身的心理發展階段的影響,他們所處的成長環境也會有所影響。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一對父母,都是抱著對孩子的美好期待養育和照料著孩子的成長。

而被期待著長大的孩子,可以體驗到自己的重要性,這告訴了他們“我是被需要的、被重視的”,給他們帶來的愉悅感。

但是,如果是過度的關注、過重的期待,卻會給他們帶來壓力。超出能力的期待會讓他們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滿足;過高的期待在落空後是否會招致更多的失望和攻擊;特別是當父母期待孩子走的道路與他們自己內心所求的不一致時,他們內心也將會承受更多的心理負擔和愧疚感,而父母也會產生更多的失落和憤怒。

所以,孩子容易對自己的能力、學業失去信心,厭學的背後更多的是恐懼、不安,害怕自己會失敗,也不願看到父母失望的目光,覺得自己不夠好,深感自卑、焦慮。

同時,更深一步看,對孩子有過度期望的父母,他們本身承受著一定的壓力,內心存在焦慮、不滿、失望、不安。很多脆弱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焦慮,不安,又感到無力的家長。

在這種親子關係中,父母由於自身的不安全感,會過度保護孩子,對孩子的限制較多。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將那部分脆弱的自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害怕孩子出問題的心理背後更多地是在害怕自己應對不了。

此外,社會環境下,學生這一角色也承擔著許多期待和壓力。密集的課程和考試,殘酷的升學體制,同輩之間的競爭,都是壓在他們身上的巨石,是需要有一定的力量和毅力才能支撐著。

此時的他們如同身處幽深的橋洞,無力抵禦所處環境催生出的無望感,只好選擇逃離。

03

如何應對?

或許這便是做家長和孩子都要共同去面對成長的部分。

父母感到無力,憤怒、失望、糾結掙扎;孩子感到無意義、憤怒、自責、懷疑……這些都是各自在這段關係中的真實體驗與感受,也是彼此面對的問題。

孩子在這一時期,需要去確認自己的“願意”,願意現在廢寢忘食,考出好成績,而不是因為爸媽的期待,社會的規制,或者是摒棄掉頭腦中外界的聲音:你要這樣做,那樣做,自己嘗試著去探索屬於自己的道路。

當他在行使個人自由去完成自己的意願時,體驗到的幸福和創造力,在面對困難時內心的勇氣和信心都會完全不同。

要如何面對和度過這樣的一個時期,孩子既需要有成熟的引導,也需要有人能傾聽、理解他們的焦慮不安,幫助他們穩定情緒,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給自己的人生空白填上屬於自己的答案。

很多時候,由於一些局限,孩子的問題無法及時從家人和老師處得到解答,也常常因為家長的一些不當的溝通方式,產生了相反效果。此時不妨也可以選擇進行心理咨詢,幫助孩子更好地渡過青春期。

END

▎本文為中心原創文章,轉載時請標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百科小知識

夢見

星座測算

十二生肖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