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躍東: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_工作_狀況_壓力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
鄭躍東
城市公交車駕駛員的工作環境特殊,面臨著較大的工作壓力和複雜的社交環境。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進一步影響工作表現和服務質量,甚至對駕駛員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對城市公交駕駛員的心理健康進行調查,並提出相應的對策顯得非常重要。本次調查針對重慶市公共交通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所有駕駛員,收集到14327人的有效數據,呈現出以下一些特點。
一、公交駕駛員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口學特點
相關調查研究表明與公交駕駛員心理健康有關的人口學變量主要有年齡、駕齡、學歷、婚姻狀況。
1.年齡
年齡在26~40歲之間的公交駕駛員心理健康狀況最差,25歲以下的公交駕駛員心理健康狀況相對最好。這主要與公交駕駛員所面臨的各方面的壓力有關,26~40歲年齡段的駕駛員處於青壯年時期,相比25歲以下的駕駛員,他們多處於上有老下有小、需要自己的工作養家糊口的狀態,面臨婚姻家庭、工作等多方面的壓力。
2. 駕齡
駕齡在3年及以上的比駕齡在3年以下的公交駕駛員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較差,這主要是由於相較於其他職業人群,公交駕駛員更容易發生情感耗竭和職業倦怠,而隨著工作年限的累積,這些心理問題越容易被誘發,從而導致心理健康狀況不佳。但具體來看,駕齡在3年以下的公交駕駛員在忍怖癥和精神病(包括幻聽、思維入侵、被控制感等)癥狀表現的得分高於駕齡在3年及以上的公交駕駛員,這可能是駕齡較短的駕駛員駕車時間短、技術不夠熟練、經驗不豐富緊張害怕等因素的影響所致,而駕齡長者處理各種情況的應變能力強、心理素質好;駕齡在3年及以上的比駕齡在3年以下的公交駕駛員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較差,這主要是由於相較於其他職業人群公交駕駛員更容易發生情感耗竭和職業倦怠,而隨著工作年限的累積,這些心理問題越容易被誘發,從而導致心理健康狀況不佳。 駕齡在3年及以上的公交駕駛員在軀體化表現上的得分要高於駕齡在3年以下的公交駕駛員,這則是由於公交駕駛使軀體長期處於全身振動的狀態,導致肌肉骨骼系統、前庭器官刺激癥狀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表現為腰背痛、全身肌肉酸痛、疲倦等軀體不適癥狀,並且隨著駕齡的增加軀體不適癥狀逐漸加重。
3.學歷
學歷越高的公交駕駛員,心理健康水平越差。這可能是因為學歷越高的駕駛員對自身的期望和要求越高,而現實生活長期的平淡枯燥讓他們內心中理想和現實的衝突越來越強烈,因而降低了心理健康水平。
4.婚姻狀況
已婚公交駕駛員的心理健康狀況比未婚公交駕駛員較差,主要表現在強迫癥、抑郁癥、焦慮癥幾個方面。這同樣和心理壓力有關,已婚公交駕駛員所要承擔的社會角色和責任更多,既要做好工作,同時又要處理家庭關係等一系列的重大生活事件,心理狀況波動較大,而駕駛員的職業特點使他們難於或不能盡快解決好這些問題,容易產生不良的心理反應,從而導致心理健康狀況較差。
二、公交駕駛員心理健康問題類型
駕駛員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心理疲勞、焦慮、抑郁、暴躁易怒、悲觀消極等。
1.心理疲勞
心理疲勞主要表現為在高強度的道路行駛壓力下,如駕駛時間過長、外界駕駛環境較差或條件多變等,駕駛員會感到心慌、心緒不寧,對駕駛過程產生無力應付的感覺。一般來講,在駕駛結束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這種心理疲勞就能被消除。
2.焦慮
焦慮是駕駛員的典型心理問題,是對行駛過程中不確定因素的防禦性身心反映,表現為因不可預見行駛過程中的危險,而感到緊張不安、憂心忡忡。一般性焦慮是情境性、暫時性的,常會隨著危險結束而消除。但是,如果行駛危險持續、
長時間作用,駕駛員不能及時調節心理狀態,就會出現心理障礙,不自覺地緊張。
3.抑郁
抑郁是駕駛員在遭受心理挫折以後,如家庭變故、工作待遇與分配不合理等而產生幹什麽都沒意思的郁悶感覺,表現為無精打采、疲勞無力、情緒消沈等。
4.暴躁易怒
暴躁易怒是人在遇到刺激時的一種反應,每個人對刺激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暴躁易怒主要指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和家庭關係中脾氣暴躁,難以對情緒進行自我控制。典型的表現就是駕駛員駕駛過程中產生路怒癥,路怒癥可能是一系列發生在駕駛之前,其他充滿壓力或令人憤怒的事件的最終產物。這種憤怒可能會遷移到其它場合,如在家庭關係中遇到一點小問題就爆發。
5.悲觀消極
悲觀消極是指駕駛員因負面的心理狀況而引發內心巨大的情緒波動,主要表現為在工作中提不起興趣,產生消極態度,對待現有工作冷漠,工作效率低下,感到工作無意義,不願再為此付出努力。
三、公交駕駛員心理健康的對策建議
1.社會層面:營造尊敬關懷公交駕駛員的友好社會氛圍
政府、公交企業等相關部門應借助講座、媒體報導,海報宣傳、政策制定等方式營造人人尊敬、關懷公交駕駛員的友好社會氛圍,特別是開展好“520公交關愛日”活動,幫助公眾認識到駕駛員工作的高危性、高壓性,理解公交駕駛員工作的不易,減少和避免司乘關係衝突形成文明的乘車習慣、營造友好的駕駛環境,保證駕駛員處於健康愉悅的行車狀態,保障駕駛員行車安全。
2.企業層面:關愛駕駛員心理健康狀況、提升和改善公交駕駛員待遇、福利
一方面,公交企業應實時關注和調節公交駕駛員的心理健康狀況。首先,應注重對駕駛員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公交公司可通過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和發放心理健康指南以幫助駕駛員預防和調節負面心理情緒。其次,公交公司可通過聯合心理健康機構對駕駛員進行團體心理健康輔導和個案心理輔導,避免心理健康問題進一步加重或惡化。另一方面公交公司應加強對駕駛員的人文關懷。公司在平時管理時應注意保護駕駛員的自尊,並酌情改善和提升駕駛員待遇和福利,減輕駕駛員生活壓力,提升駕駛員工作的積極性。公交公司應加強與駕駛員家庭的聯繫,了解駕駛員的家庭難題。針對經濟困難的駕駛員適當給予經濟補貼。針對家庭矛盾突出的駕駛員家庭應開展婚姻家庭輔導和親子關係輔導,做到從各方面預防和緩解駕駛員心理壓力。對患有職業病的駕駛員企業應提供適當的醫療補貼,減輕患病駕駛員的醫療負擔,使駕駛員感受到公司的關懷與溫暖,在心理上減輕職業病所帶來的痛苦,保持較好的心理健康狀態。
3.家庭層面:營造關愛支持公交駕駛員的溫馨家庭氛圍
家庭對駕駛員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響,家庭成員對駕駛員的關心支持程度直接影響著駕駛員心理健康狀況,家庭氛圍較好的駕駛員往往不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首先,家庭成員應避免向駕駛員傳遞負向情緒,杜絕在家庭中形成負向情緒汙染。其次,家庭成員應理解支持駕駛員工作,多與其交流並幫助其及時排解和宣泄負面情緒,避免負向情緒累積所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產生。最後,家庭應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與氛圍,避免家庭給駕駛員帶來心理健康困擾。
4.駕駛員自身層面:加強自我心理健康關懷
駕駛員心理健康狀況不僅受外部環境影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的影響,因此駕駛員應學會自我關懷。一方面,駕駛員可以通過與同事的交流互動以形成同伴支持,並採用“普遍人性感”的方式以尋找自己與他人的共同遭遇,將不幸遭遇普遍化後坦然接納,避免過度關注事件的負面性所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產生。另一方面,駕駛員應主動關心自我身心健康並做好心理健康問題的防範。首先,要提升自我的心理認知。第一步要主動進行自我觀察。對自己身心狀態和人際關係等主動認識。第二步是恰當接納他人評價。不是所有的他人評價都有利於自我認知,畢竟他人評價不一定是正確的,但兼聽則明,一定程度上篩選、接納他人
對自己的評價,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第三步合理利用比較方法。自我觀察和他人評價,都是主觀的反映,除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合理的比較來提升自我心理認知。一方面與同類型的他人進行比較,用以確認自己與他人相類似的屬性,另一方面還可跟不同類型的他人相比較以提高自我認識的可信程度,同時幫助自身社會行為的發展最恰當的比較方式是把這兩方面的社會比較結合起來,以完善自我認識。另外,純粹與他人比較不可過度,否則會傷及自尊,導致心理的極端化。我們可以進行積極的自我比較,與過去的自己縱向對比,善於發現自身特質的變化,通過進步來全面認識自己,成為更好的個體。其次,增強個人心理免疫。一是提升抗壓能力。壓力心理學家凱莉·麥格尼格爾發現,壓力對人的損害主要在那些以消極的心態面對壓力的人中存在,那些以積極心態看待壓力的人,壓力並未帶來明顯的損害,相反,這些人在應對壓力的過程中,提升了能力,增加了幸福感。二是鍛煉應對能力。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向朋友敞開心扉、與父母或伴侶討論日常生活問題來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應對能力,還可以保持書寫的習慣,將自己難以公開的想法寫進日記,接納自身問題並及時調整。一味逃避不是長遠之法,借酒澆愁也只會導致更多的痛苦情緒,選擇積極的應對方式,我們才能應
對挑戰、適應社會。三是保持理性思維。艾裡斯將非理性信念描述為缺乏客觀根據、不符合實際的苛求,這一思維常造成庸人自擾,而理性與非理性相對,
是一種成熟的認知方式,指的是合理的或合乎邏輯的、可被經驗材料或證據支持的、合乎現實情況的思想。保持理性的思維習慣,不要由情感過多左右自己的選擇,方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最後,要學會自身心理調試。做自主放鬆訓練及復盤過去都能夠促進心理平衡,調適身心。(作者:鄭躍東 重慶公交集團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
你可能感興趣的
- 報考心理咨詢師,有靠譜的機構推薦嗎?北京信鷗教育靠譜嗎?_教學_支持_職業
- 圖片測試測試_水水_頂頂頂
- 警察心理測試設備至關重要,你知道牠有啥用及常見類型嗎?_進行_量表_工作面
- 心理疏導設備自營潛力大,玖辰心理設備豐富優勢多_產品_市場_發展
- 預測創業能否成功?行業選擇是否正確?關鍵取用神和思路_生門_任星_丁奇
- 心理學提醒:最好不要跟身邊任何人,包括你的父母妻兒,分享這4件事_關係_配偶_秘密
- 聊聊冒煙測試管理者應該注意哪些數據_脫敏_邊界值_權限
- 鄭躍東: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_工作_狀況_壓力
- 在西安做心理咨詢都要注意些什麽_康復醫院_情緒_隱私
- 平涼心理咨詢|心理咨詢:解鎖心靈困惑,探索成長之道的實效之旅—蘭州腦康中醫院_來訪者_認知_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