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香港算命王 > 百科 > 心理測試 > 果殼心理咨詢分享案列:如何幫一個高敏感人走出自我攻擊的泥潭_反思_問題_家庭

果殼心理咨詢分享案列:如何幫一個高敏感人走出自我攻擊的泥潭_反思_問題_家庭

時間:2025-09-15 08:50:34   來源:香港算命王   關鍵詞:咨询,泥潭,问题,父母,反思,方式,根源,家庭,攻击,爸妈,消息资讯,王老师,老师,父母,果壳,家庭

果殼心理咨詢分享案列:如何幫一個高敏感人走出自我攻擊的泥潭

進入大學兩年,最近總是突然回想起高中時一度崩潰休學,整整抑郁一年的那個時期。

自從進入大學,認識更多人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有那麽多人和我有相似的經歷:看似生活無憂、家庭完美,內心卻持續自我攻擊、自我否定。有些人跟我一樣經歷了漫長的治癒階段,還有很多人在掙扎。所以想記錄一下那段日子的深刻體驗,也希望能給別人一些參考。

一、我的故事

我家算得上經濟條件很不錯的家庭了,父母都有穩定體面的工作,他們自己也非常自律、上進,對我從不打罵,物質上盡可能滿足。我平時和父母沒有激烈衝突,但在高中卻突然出現長期情緒低落、胸悶失眠、焦慮抑郁、經常自我否定的狀態。

那會我不敢告訴父母,因為從小跟他們說自己在學校遇到的事,他們總說:“心態要積極一點,要多反思自己。”從小到大,這句話聽了太多遍,我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加上我本身是一個高敏感的人,容易多想,甚至因為經常“反思自己”,我在學習和某些方面確實進步明顯。於是,“多找自己的問題”這種認知模式,被一次次強化。

問題發生在高二,那會我被幾個同學長期孤立、取笑甚至霸淩。我特別崩潰,很多次都想跟爸媽說,但我每次想提的時候,都會被之前的認知給拉回來,我會反思自己:“是不是我太敏感了?是不是我有問題?為什麽隻孤立我而不是別人?”我不敢反抗,因為自己也堅信:“遇事多反思自己。”

可是那一次,我怎麽反思都找不到答案。在不斷自我攻擊與懷疑中,我的精神終於垮了,常常莫名想哭,不想見人。直到班主任有次找我聊天,我當著她的面突然哭出來,老師建議我父母關注一下我的心理狀態,後面去醫院檢查,確診輕度抑郁和焦慮。

二、果殼老師讓我認識到問題根源

“我們這麽好的家,孩子怎麽會抑郁?”這是我父母最痛苦、最困惑的問題。我之前認為是自己在學校遭遇霸淩,被排擠孤立導致的,所以我有段時間非常不想去學校,認為自己只要不在那個環境就會變好,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即便休學在家,我還是神經緊繃、無法放鬆。

後來我媽在網上看直播,聯繫了果殼心理的咨詢師。老師在跟我深入溝通後發現:我抑郁的根源不在校園霸淩,而是因為我從小被要求“反思自己”,卻很少被真正理解。這種長期的情感隔離和單向指責才是抑郁的根源。

咨詢開始後,我爸媽一開始以為是給我咨詢。但老師一直跟他們強調:“雖然孩子是出現癥狀的那個人,但是問題背後代表的是整個家庭系統的互動方式,需要讓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更順暢、更有效,讓家庭功能重新運轉起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

三、咨詢階段:家庭的溝通方式開始改變

咨詢過程中,最觸動我的是王老師讓我們做的一個小練習。她讓我們認真想一下:當聽到我被其他同學排擠霸淩時,每個人的反應是什麽?我爸說他很生氣,但很快又會覺得是不是我平時太內向、不會和人相處;我媽說她很心疼我,但會理性告訴我要堅強,要學會處理問題,想辦法跟同學搞好關係。

老師問我聽到這些話的感受,我說第一反應還是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但又說不出來問題在哪。“不夠堅強、外向,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真的是很大的問題麽?老師沒有評判對錯,但指出問題所在:父母其實很關心我,怕我受傷,但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驗來指導,重視“解決問題”而忽視“情感理解”,以至於我接收到的永遠是“我不夠好”的信號。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爸媽首先做出改變。比如他們不再說“啥事多反思自己”,而是說“你做的很好了、一塊聊聊、這事可能有其他的原因”。把我曾經的“自我攻擊”拿出來,放在家庭面前一起面對。

慢慢地,我終於感受到他們的理解與支持。我才明白,他們不是不關心,只是過去的表達方式有問題。在這樣的陪伴下,我逐漸走出了認知困境,也開始真正好轉。

讀大學後,我會經常去圖書館看看關於心理學的書籍,也會聽一些講座。到現在我才明白,很多時候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核心大多數都是家庭系統的問題。而家庭系統咨詢不是去指責父母,也不是來治療我的問題,而是幫全家看到:愛一直在,只是需要更好的方式去表達、去接收。

最後

其實到目前為止我依然敏感,但我覺得高敏感不是缺陷,而是我感知世界的方式;

我還是會遇到人際關係問題,但不再覺得全是我的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不僅走出了“自我攻擊”的認知障礙,好像自己的主體性也更強了,不再被別人的價值觀牽著走了。

我也超級感謝果殼王老師,是她幫助我們全家人看清了問題的根源,帶我們走出困局。

百科小知識

夢見

今日黃歷

星座測算

十二生肖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