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好的心理咨詢,並不總讓人感覺舒服_情緒_行為_情感
心理信息共享專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語小組翻譯 第 1056篇文章
每次咨詢結束時,你都感覺很棒。在咨詢過程中,你的選擇得到了傾聽、支持和認可。然而,一週又一週過去了,一切卻毫無改變。
你仍身處那段不健康的感情中,被困在那份工作裡,與最重要的人也漸行漸遠。
作為一名咨詢督導,我經常和學生們探討,是什麽讓心理治療取得成功,以及我們不經意間是如何讓來訪者陷入困境的。
作為天生的助人者和未來的心理工作者,他們最想做的就是讓來訪者感覺好起來。
但有時,當下感覺好起來反而會妨礙進步,而真正的改變需要直面痛苦的感受。
情感確認:並非如我們所想的那麽簡單直接
情感確認(Validation),即咨詢師對來訪者的情感、想法或經歷表示理解、接納和認可,而不是去否定、批評或急於改變牠們,似乎是一種顯而易見且普遍存在於心理治療中的特性,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簡單。
如果做得好,牠會非常有效,如果做得不好,則會帶來危害。
首先,要區分對情緒的認同,和對思維模式或行為的認同。
情緒當然可以有,且應當被認同,而那些無益的行為,則不應被認同。
其次,所有的情緒,都是合理的嗎?
有些人認為,並非所有的情緒都是合理的,比如那些過於強烈、不成比例,或者具有破壞性,甚至不準確或者與情境不符的。
即便這一切都是事實,情緒本身仍具有有效的進化意義,能夠引導我們走向情感健康的生活。
情緒幫助我們應對複雜的世界:
告訴我們何為對我們重要的事物,警示那些可能威脅到我們幸福的因素,並在我們走上對自己真正有意義的人生道路時,發出明確的信號。
因此,當我們忽視牠們時,就會造成真正的傷害。
接納情緒意味著直面痛苦
沒有人願意感到糟糕,作為心理咨詢師,我們也不希望讓他人感到糟糕。
但最終,為了能更好地回應自己的情緒,我們需要能夠感知和理解牠們。
心理治療提供了一個不帶評判的空間,幫助來訪者面對那些他們可能一直在回避的痛苦情緒。
例如,一位父親因與兒子的關係而感到悲傷和內疚,前來接受治療,稱自己是個“壞父親”。儘管很想立刻消除他的內疚感,但我們還是仔細審視了他的痛苦情緒,並探究其背後的信息:
他的內疚反映出他渴望與兒子建立聯繫,渴望擁有自己從未與父親共享的那種親密關係。通過認可自己的情感,他得以發現家庭和聯繫對他而言的價值所在,也只有這樣,他才得以採取切實的行動來加強與兒子的關係。
如果我們忽視他的情緒,急於說服他是個好父親,他或許會感到得到了支持,但那些痛苦的感受仍會留存。
而最重要的是,我們會錯失讓他在人生中做出重要改變的機會。
情緒與行為並非一回事
僅僅因為某種感受是合理的,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隨意做出反應。
生氣,並不意味著可以對所愛之人大喊大叫。
悲傷,並不意味著可以逃避責任、自我封閉。
嫉妒,也不意味著可以為了報復而與人調情。
儘管情緒和行為可能難以區分,但牠們並非一回事。牠們會相互影響,但即便在情緒湧動時,仍可以選擇如何回應這種情緒,儘管這做起來可能很難。
情緒應當始終得到認可,然而我們的行為只有在與我們的價值觀和目標相符時,才應得到認可。
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我們常常不得不接受那些不再對我們有用的行為,這可能會帶來情感上的困擾。
痛苦的情緒,
會成為改變的催化劑
要探究我們自身與理想自我之間的差距並非易事。
或許我們重視誠實,卻對朋友說謊;
或許我們渴望被人尊重,卻對他人態度惡劣;
或許我們珍視家庭和親情,卻無差別地與所有人斷絕了關係。
在面對這些差異時,想要給予和獲得安慰是很自然的——“你做得完美無缺,別多想了!”或者“你說得對,你根本無能為力。”
然而,不加探究就給予安慰,可能會無意中強化讓我們停滯不前的模式。
因此,那些痛苦的情緒,可能會成為改變的催化劑。牠們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生活與所珍視的價值觀並不一致。
通過傾聽這些情緒並做出改變,我們往往會獲得一種平靜的感覺。
這種感覺遠比當下獲得安慰要好得多,因為後者只是讓那些潛在的情緒不斷惡化,而一切都沒有改變。
以我自己為例。在與我的咨詢師開展咨詢之後,我發現,那些最有影響力的治療過程,往往也是最艱難的。直面痛苦的情緒,或者被溫和地指出我的行為問題,這都讓我感到很不自在。
每次治療結束時,我並非總是感覺良好,但正是這些讓我感受沒有那麽好的治療,最終讓我在生活中有了切實的改變。
將這些經驗運用到你自己的生活中
在心理治療之外,我們也能學會更有意識地回應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承認所有的情緒都是合理的,我們就能對牠們可能傳遞的信息產生好奇:
對我們而言,什麽才是重要的?
這樣就能消除情緒帶來的羞恥感,讓牠們發揮其作用,即引導我們走向健康、情感滿足的生活。
同時,我們也可以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反映了真正對我們重要的東西。通過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們就能開始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有意義的改變。
End 作者 | 伊麗莎白·薩多克,美國弗吉尼亞聯邦大學的助理教授,擁有私人診所。 翻譯 | 一杯咖啡英語心理編譯小組 AC 校對 | 一杯咖啡英語心理編譯小組 校對團隊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編輯 聯繫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郵箱 [email protected] 再推薦你幾篇好文章 "無權無勢"的父母,如何托舉困境中的成年子女? | 記住這3句話 別忽視這些信號!7類自殺行為的風險等級與干預指南 決定感情能否長久的,從來不是浪漫,而是這4件小事 幾個很可能適合你參加的活動 9月線上咖啡心靈聚會報名:對話練習,解鎖溝通力提升人際效能 魔都看展邂逅古希臘之光,一起出發!| 9月週末線下聚會報名 在這個複雜的世界,如何做一個簡單的人?|9月心理研修報名 “精神分析聖經”研讀招募|《客體關係與自體心理學導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
- 26心理學考研:別亂買習題!這幾本剛需就夠_真題_全是_統計
- 【測試】你是不是地道栟茶人,一秒鐘說出這是栟茶哪裡?_建築_茶鎮_老街區
- 塔羅牌測試|到2025年底前,你需要注意什麽?_階段_聖杯_方面
- 聊聊測試報告數據分析與管理視角_缺陷_關鍵問題_質量
- 測試:測你的下一任是有顏還是有錢!_生活_愛情_因為
- 分手後還留聯繫方式,到底咋想的?心理學家給出3種典型畫像_事兒_感情_情況
- 停止內耗!心理學教你用能量守護法則找回生活主動權。_消耗_假目標_工作記憶
- 為何好的心理咨詢,並不總讓人感覺舒服_情緒_行為_情感
- 心理減壓設備類型多樣,玖辰心理如何滿足市場需求?_使用者_技術手段_智能
- 心理設備體驗介紹:類型多樣,效果因人而異_情緒_人們_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