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減壓專題講座,為社區工作者注入“心”能量_吳教授_心態_陽光
潮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毛啟航 記者 陸芳
為全面提升社區工作者的心理與壓力應對能力,近日,杭州米市巷街道社工學院在大塘新村大運河幸福家園內,面向全體學員精心組織了一場題為“如何緩解心理壓力——陽光心態與情緒調節”的專題學習活動。活動特邀浙江工業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副教授吳傑擔任主講嘉賓,旨在為終日奔波於基層一線、面臨多元挑戰的社區工作者們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與指導。
講座在溫馨融洽的氛圍中拉開帷幕。吳教授憑借其深厚的學術底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學員們帶來了一場內容充實、生動有趣的精神盛宴。整個課程圍繞四大核心模塊層層遞進,系統展開。
首先,吳教授從科學視角出發,為學員們明晰了“心理壓力的定義”。她通過淺顯易懂的比喻和生活中的常見案例,解析了壓力產生的生理機制與心理根源,幫助大家摒棄對壓力的負面標籤,建立起客觀、科學的認知,理解壓力是生活的一部分,關鍵在於如何應對。
隨後,課程深入闡釋了“心態的力量”。吳教授通過引用心理學領域的經典研究與實踐證據,生動有力地證明了積極樂觀的心態不僅是個人幸福的源泉,更能顯著提升工作效率、激發創造力、改善人際關係並促進身心健康。她強調,培養陽光心態是每一位社區工作者實現自我成長、高效服務居民的重要內在資源。
在實用環節,吳教授重點傳授了“在高壓環境下保持陽光心態的方法”。她從“情緒覺察”“情緒調控”和“情緒表達”三個維度,介紹了諸如正念冥想、認知重構、深呼吸放鬆、積極自我對話等一系列實操性極強的技巧。並通過現場互動練習,引導學員們初步體驗如何覺察自身情緒變化,及時中斷負面思維循環,從而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內在的平靜與清晰。
最後,吳教授貼心分享了“陽光心態小貼士”,將這些方法濃縮成一系列可輕鬆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實踐建議,如每日記錄三件好事、建立社會支持系統、培養微習慣等,鼓勵學員們從微小處著手,持續滋養自己的積極情緒。
本次課程遠超乎一次簡單的知識傳授。牠更是一個寶貴的平臺,促進了學員之間的深度交流與經驗分享。大家在討論中相互傾聽、學習借鑒,感受到了來自同伴的理解與支持,凝聚了共同的職業歸屬感。活動有效幫助社區工作者們武裝了“心理鎧甲”,為他們以更加積極、飽滿、堅韌的狀態投身於未來的社區服務與治理工作,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心理基礎。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的
- 高中心理測評系統設備有何作用?包含哪些設備?詳細介紹_輔導_量表_情緒
- 心理咨詢設備怎麽選?玖辰心理靠譜嗎?這些要點需關注_箱庭_器材_來訪者
- 北京百思可瑞教育:心理咨詢師培訓水太深?三招教你選對不選貴!_督導_機構_行業
- 江蘇公司心理咨詢室設備全解析,助員工緩解壓力提升健康_箱庭_工作_作用
- 青海心理咨詢室設備廠商知多少?類型及產品質量詳解_價格_發展型_客戶
- 黑龍江心理測評系統設備:類型多樣,助力心理健康評估與服務_功能_進行_場所
- 寶應縣中醫醫院開設心理咨詢門診!_服務_專業_揚州市
- 初中心理測評系統設備種類多樣,如何助力學生心理健康?_進行_結果_狀態
- 心理減壓專題講座,為社區工作者注入“心”能量_吳教授_心態_陽光
- 心理咨詢室設備知多少?合理配置與評估很關鍵_來訪者_情緒_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