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香港算命王 > 百科 > 心理測試 > 信“心”心理問答|從「樹洞」到「有邊界的人」,我的改變是冷漠嗎_情緒_內容_不太想

信“心”心理問答|從「樹洞」到「有邊界的人」,我的改變是冷漠嗎_情緒_內容_不太想

時間:2025-08-08 16:01:05   來源:香港算命王   關鍵詞:树洞,需求,关系,边界,冷漠,问答,不太想,情绪,内容,心理,树洞,边界,情绪,读者,韩明丽

讀者來信:

你好,我最近發現自己心理上有一個挺大的變化,想和你聊聊。

以前的我是個特別熱心的人,身邊朋友或同事找我傾訴時,我總會耐心傾聽,像一個「樹洞」一樣。哪怕對方吐槽的是我不太感興趣的事,我也會硬撐著聽完,覺得「能被人信任是好事」「拒絕別人會不會顯得我很冷漠?」。但時間久了,我發現自己其實挺難受的——聽不感興趣的內容時內心很壓抑,而且一直扮演傾聽者,我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反而沒機會表達,整個人像被掏空了一樣。

最近幾個月,我開始有意識地建立邊界了。對一些不太想聽的傾訴,我會直接拒絕;對特別愛向我吐槽的人,我也會明確說「我不太想聊這個」或者「我今天狀態不太好,我們改天再聊」。一開始我覺得挺輕鬆的,可最近又有點動搖:這樣的改變是不是太冷漠了?我是不是變得不夠友善了?

我依然想做一個溫暖的人,但好像不知道該怎麽平衡「傾聽他人」和「照顧自己」的關係。想聽聽你的看法。

——一位正在學習建立邊界的讀者

回復如下:

你正在學習的,是一種更成熟的善良。

你現在的改變,絕不是冷漠——相反,牠是一種更健康、更清醒的自我關懷。

你提到自己曾經像「樹洞」一樣傾聽他人,這本身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品質。共情力強、願意為他人提供情緒支持的人,往往內心柔軟且富有責任感。但你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過度付出」背後的矛盾:當傾聽變成一種「不得不」的責任,當你的情緒需求被長期忽視,這種「善良」反而會變成一種消耗。你感到壓抑、想表達卻無處開口,這些感受都是真實的——牠們不是你「不夠熱心」,而是你的內在在提醒你:「我需要被看見,我需要自己的空間。」

而現在的你開始主動拒絕,或對特別愛吐槽的人設定界限,比如直接說「我不太想聊這個」,這恰恰是你心理成長的體現。你終於學會了區分「他人的需求」和「自己的邊界」——真正的善意不該以犧牲自我感受為代價,而健康的傾聽一定是建立在雙方都舒適的基礎上。

你擔心這樣的改變會讓自己顯得「冷漠」,這其實是對「溫暖」的一種誤解。真正的溫暖從來不是「無底線地承接所有情緒」,而是 「有選擇的共情」和「雙向的流動」。比如:

對特別信任的朋友,你依然可以耐心傾聽;

但對習慣性抱怨且從不傾聽你的人,你可以溫和而堅定地表達限制,比如「我理解你壓力大,不過我今天狀態不太好,可能沒辦法好好陪你聊」;

你依然關心他人,但不必對所有傾訴都全盤接收——拒絕不感興趣的內容,不是自私,而是對自己生命的尊重。

那些真正值得珍惜的關係,不會因為你的邊界而遠離;而那些因為你的拒絕離開的人,或許本來就不屬於你舒適圈的一部分。

你提到「依然想做一個溫暖的人」,這說明你並沒有因為建立邊界而變得麻木,反而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麽樣的關係:既能溫柔地承接他人的情緒,也能坦然地表達自己的需求。這種平衡或許需要練習,但牠值得你慢慢探索。

最後想對你說,你的改變不是冷漠,而是一種更成熟的善良——你終於學會了在愛他人之前,先好好愛自己。(韓明麗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咨詢師郵箱:[email protected],來信表示授權本人使用郵件內容公開回復,且會被讀者評論,同時授權本人用於圖書匯編。來信請知悉。)

百科小知識

夢見

星座測算

十二生肖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