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香港算命王 > 百科 > 心理測試 > AI能預測“靈魂伴侶”長相?這款App在外網火了!_Starla_用戶_畫像

AI能預測“靈魂伴侶”長相?這款App在外網火了!_Starla_用戶_畫像

時間:2025-07-19 05:57:35   來源:香港算命王   關鍵詞:App,用户,灵魂,功能,星座,Astro,Starla,伴侣,画像,长相,星座,Starla,星盘,伴侣,画像

來源:Liya的種草手記

如果有一款軟件聲稱可以預測你的“靈魂伴侶”長相,你會想試試嗎?最近,TikTok上刮起了一陣AI預測Soulmate(靈魂伴侶)長相的風。不少用戶曬出AI生成的“命中注定之人”畫像,結果發現居然和現任男/女朋友長得幾乎一模一樣!

這種AI算姻緣的玩法,讓Starla和Astro兩款AI星座App一夜爆紅,Starla更是直接沖上美區App Store生活榜第一,單週下載量突破43萬,截至6月底營收已超218萬美元。另一款Astro緊隨其後,日下載破10萬,月收入穩定在30萬美元,穩坐第二把交椅。這屆AI不僅會寫論文、畫插畫,現在連月老的紅線都敢搶了?

1

在TikTok上,Starla話題已有超3.4萬條內容,“你的Soulmate長這樣”已成為年輕女孩的熱門話題。

令人震驚的是,AI生成的靈魂伴侶,竟和許多人現實中的男/女朋友一模一樣。TikTok上大量用戶展示“靈魂伴侶”畫像,吸引好奇用戶下載,進一步加速了牠的爆火。

評論區裡"準不準?""我男朋友也長這樣"的互動,把玄學測試變成了群體遊戲。就像當年人人網上的星座配對測試,重點不是結果多準確,而是提供了話題和談資。Starla的產品理念與塔羅占蔔中“感應能量、和宇宙建立聯繫”的方式有異曲同工之處。《Starla-Call the Universe》是一款由美國專業團隊開發的AI占星應用,2025年上線後迅速走紅。用戶隻輸入基本的個人信息,AI就會生成太陽星座、月亮星座、上升星座等詳細星盤,分析性格、職業、愛情等運勢。牠設有語音聊天功能,用戶可以傾訴心事,獲得AI的語音回應和陪伴,增強了情感互動體驗。獨特的靈魂伴侶畫像功能,通過星盤匹配生成理想伴侶的素描畫像,更滿足了用戶對完美愛情的憧憬。Soulmate(靈魂伴侶)畫像基於星盤匹配,生成虛擬伴侶的素描畫像,並給出匹配度評分(如97%),這一功能成為社交傳播的核心賣點。

Starla的功能設計偏向娛樂化,如塔羅牌、夢境解析,降低使用門檻,吸引非占星愛好者。界面像極了“星座版Siri”,黑白極簡風,首頁九宮格鋪滿AI占星師、靈魂伴侶畫像、塔羅解讀、每日星座運勢、夢境解析、戀愛建議、朋友關係建議、個人成長......等功能,乍一看專業度拉滿,實際上都是AI聊天機器人,只不過預設了不同的提示詞。

初次登錄,你需要輸入自己的出生日期、時間和地點,生成你的"專屬星盤",包括太陽星座、月亮星座和上升星座等玄之又玄的信息。

用戶只需輸入信息,AI就能結合你輸入的指令生成“正緣畫像”。

牠們的核心玩法很簡單:GPT對話+AI生圖+星盤算法,用“靈魂伴侶長相”為吸引點吸引人下載。“Ask Me Anything(問我任何事)”付費功能是更深度的對話。用戶可向AI提問,支持語音聊天,增強情感陪伴體驗。生活中無論是感情、事業,還是日常起伏的情緒煩惱,用戶都可以向Starla詢問,涉及運勢、情感、人際關係等,AI基於星盤數據提供個性化回答。

2

相比之下,Astro走的是"專業占星師"路線。牠會主動拋出諸如"我看到土星在你的第十宮——這是反思你雄心壯誌的好時機。你面臨一個重大決定嗎?"這類專業術語滿滿的問題。根據用戶出生信息生成個性化每日運勢,涵蓋職業、健康、人際關係等。並深入解讀本命盤、月亮星座、行星運行影響等。

這兩款軟件的核心差異在於: Starla更側重“靈魂伴侶”畫像和社交分享,適合追求浪漫幻想的用戶。而Astro AI更全面,涵蓋職業、瑜伽、冥想等生活建議,適合尋求綜合指導的用戶。如果說Starla像你那個愛聊心理學的閨蜜,Astro就更像一位拿著星盤的老學究。但兩者殊途同歸,最終都指向同一個付費按鈕——想解鎖完整分析?請先充值。Starla和Astro的核心爆點是AI生成的“靈魂伴侶”畫像,用戶可在TikTok等平臺分享,並與現實伴侶對比,引發“像不像”“準不準”的討論,形成病毒式傳播。

這種"你看AI多準"的病毒式傳播,讓#Starla話題下的視頻迅速突破3.4萬條,相關視頻最高獲得14萬點贊。最絕的是這套玩法的"不敗邏輯"——如果畫像和現實伴侶很像,用戶會驚嘆"AI太神了";如果不像,App會告訴你"這說明現任不是你的真命天子"。橫豎都是贏,堪稱當代賽博算命界的"免責聲明"典範。付費墻的設計更是深諳人性。生成靈魂伴侶畫像時,進度條會卡在99%,然後彈出訂閱頁面——月費14.99美元,就能解鎖畫像和"深度分析"。

這招"臨門一腳"的付費設計,把人類的好奇心拿捏得死死的。誰不想看看自己命中注定的另一半長啥樣?哪怕知道可能是胡扯,也忍不住想點開看看。就像明知星座運勢是概率遊戲,每月初還是忍不住要查查自己星座的桃花運。心理學專家直呼內行,這分明是“巴納姆效應”和“確認偏誤”的作用。AI畫像故意畫得抽象,用戶自然會從現任身上找共同點;而“契合度97%”這種數字遊戲,和星座運勢“你最近壓力大但會有轉機”一樣,放誰身上都適用。有意思的是,TikTok上到處都是吐槽這些App"算不準"的視頻,畢竟AI占星缺乏科學依據,部分用戶認為付費解鎖畫像“不值”,但這反而讓牠們更火了。有用戶直言:"她算錯了我的星座,但我喜歡她說話的方式。"這就是當代年輕人的玄學消費觀——我知道你在胡說八道,但我買的就是這個氛圍感!畢竟比起冷冰冰的算法推薦,誰不喜歡聽AI提供的溫柔建議呢。傳統占星依賴人工解讀,而AI能快速分析星盤,提供即時、個性化的運勢建議,成本更低且更具互動性。

3

Starla和Astro的成功得益於AI+占星的新穎結合、社交媒體的病毒傳播以及精準的情緒價值供給。"AI+星座"能成為新風口,背後是Z世代情緒消費的精準拿捏。現代年輕人面臨高壓力、低確定性的生活,年輕人一邊在社交軟件左滑右滑,一邊在玄學裡找確定性。AI占星師24小時在線秒回,比真人算命便宜,還能匿名問你平日裡好奇,但找不到人詢問的問題。Starla們深諳此道:用戶要的不是真正的預測,是被理解的幻覺;不是準確答案,而是情緒價值、陪伴感與體驗感。當現實中的相親變成簡歷互查,戀愛變成快餐式體驗,年輕人開始向往更有"儀式感"的情感探索方式。在Starla上,輸入出生信息就像進行一次神秘的占蔔儀式,等待AI生成畫像的過程堪比拆命運盲盒。這種體驗比社交軟件上左滑右滑的機械操作有意思多了。開年爆火的 DeepSeek,被網友開發出100種用法,不少人拿牠來算桃花。國內也有類似軟件,比如"測測星座"App結合AI聊天和星盤分析,號稱"比你更懂你的星座閨蜜";還有各種小程序裡的"AI面相分析""AI手相解讀"。套路都一樣:用科技包裝玄學,提供情緒兌換收益。當年輕人對未來充滿不確定,就將希望寄托在玄學身上。前有短視頻平臺上層出不窮的占蔔類內容,後有小紅書“幫看星盤”“人格解析”等熱帖頻出,年輕人對AI預測未來的渴望日益強烈,進一步帶動了測星盤類App的高頻下載。國外這兩款軟件的爆火,充分證明了一個真理:在焦慮泛濫的時代,賣希望比賣產品更賺錢。

夢見

星座測算

十二生肖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