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心理的三大毒藥:控制欲、完美主義和無限慾望_孟子_國學_概念
西方的科學和東方的智慧”,這是人們談到心理學和國學時的常見說法。在科學與文化不斷發展的今天,國學與心理學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呢?我們該如何邁進兩個領域的大門?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家彭凱平教授與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老師進行了一場對談,當國學遇到心理學,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
現代人心理的三大毒藥
文| 彭凱平、傅佩榮
來源 | 學人Scholar
01
什麽是國學
彭凱平:我們有很多朋友是心理學愛好者,可能對國學是剛剛入門,或者說是充滿了興趣和崇敬,但是面對複雜的內容不知道怎麽下手。您能給我們講一講,國學的範疇都有什麽?您在研究國學的時候,又是怎樣進行對象選擇的呢?
傅佩榮:我們中國人有很好的傳統文化,但是傳統太多,內容太豐富的話,一定要進行選擇,因為從古至今的國學是學不完的。那麽我在選擇國學的時候,我會借用哲學裡面說的“三個重點”標準。
第一個是澄清概念,牠有沒有清晰的概念?任何一套東西提出來,你要把概念說清楚。比如說您今天談到的心理學,您有一個積極心理學的概念,那我們就要把牠的概念說清楚,讓別人聽了就懂,可以知道積極心理學是針對什麽樣的問題、可以解決什麽樣的困難的一門學問。
概念的澄清可以避免很多誤會。比如說佛教雖然很興盛,但是他說緣起性空。當時在宋朝、明朝很多學者都很難接受,人好好的活在世界上,你怎麽跟我說性是空的?你可以叫我減少執著,減少一些自己的困惑,但你跟我說性是空的,那我這一生在做什麽?我作為一個人怎麽辦?像這樣的問題都要透過澄清概念來解決——你說的性跟我說的性不見得完全一樣,緣起性空是指萬物因緣所生本性為空,不是指我們的存在沒有意義,我們不是談同一件事,所以佛學和生活並沒有真正的矛盾。
第二個是設定判準,比如說我們現在講人要行善辟惡,你要把標準說出來,這標準誰定的?為什麽這樣定?你不把這個道理說出來,你叫我做好事,我怎麽做?
第三個是建構系統,哲學最難的是建構系統。我最近幾年都強調一個 2 + 1 的格局。什麽意思?人類的世界跟自然界有相同,也有不相同,這叫做2,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色,有開始有結束。人的生命比較短,頂多一百多歲,自然界的話可以幾十億年甚至上百億年,但是都有開始,也有結束。那這個 2 有沒有後面的 1 ——代表一個根源?
我接觸到的西方學者對於我們的道家、老子特別崇拜。因為老子講道,他說這個道不能說出來,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後面又強調宇宙萬物來自於道,你問宇宙萬物怎麽來的,牠來自於道,先不要管道是什麽,那宇宙萬物最後去哪裡了?又回歸到道裡面去了。
這樣一個萬物從道而來,又回歸於道這一句話,就是 2 + 1 的格局——人類跟自然界,這是2,開始和結束需要有一個來源跟歸宿,這是1,構成了一個圓滿的系統。
所以我在西方學好哲學之後,再看我們的國學,也要問國學裡面有沒有合乎 2 + 1 的格局的?有的就只有兩家,一個儒家,一個道家。所以我過去幾十年談國學,我的範圍都是四書三玄,四書就是儒家的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三玄就是道家的老子、莊子,加上易經,這七本書是我這幾十年努力在學習研究的,並且把牠當做國學的主力。
02
人性本善
彭凱平:您剛才特別提到概念的重要性,我們知道在儒家學說中有一個概念,就是人性本善,你覺得這是一種誤讀嗎?
傅佩榮:這是宋朝的學者,尤其以南宋的朱熹為代表所提出的概念。600 多年以來,所有中國的小孩從小開始學習儒家思想,都要根據朱熹的註解來理解孔孟思想。這種註解主要的重點其中有一個就是人性本善。但是人性本善到底是不是孔子、孟子的思想呢?有問題的。他說人性本善,但孔子和孟子的原點思想不那麽說。
孔子至少沒有說過人性本善的話,他說人要做君子就要小心,為什麽?因為你有身體,年輕的時候血氣未盡,小心不要好色;壯年的時候血氣方剛,小心不要好鬥;老年的時候還要小心,血氣易衰,不要貪得無厭。所以什麽叫做血氣?我有身體就有血氣,所以孔子對於人性是非常客觀地了解的,他知道人的身體有本能、衝動、慾望,所以你要給我小心到底。
修養是一輩子的事,所以說你怎麽可以講人性本善呢?人性本善的話,那你為什麽還要修養呢?你如果還要修養才能夠改善你的生命品質,就代表你人性本來不是完美的。所以這就是孔子這邊的看法。
孟子的話牠被冤枉得更嚴重,因為很多人說人性本善來自於孟子,因為孟子書裡面兩次提到“性善”這兩個字,但是這兩個字並不代表是本善的。
孟子說得很清楚,他說在堯舜的時代,老百姓吃飽喝足,他們生活很悠哉,而沒有受教育,就接近禽獸?
孟子有時候罵人家禽獸,你看著會嚇一跳,你怎麽老罵人呢?但孟子的意思是,如果人只靠本能生活的話,我有慾望就要滿足,那跟其他生物沒有差別。餓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怎麽得到吃的喝的他不管,隻希望滿足目的,那不就跟禽獸差不了多少嗎?那怎麽樣擺脫禽獸的問題呢?要受教育。孟子所提到的教育就是五倫,五種人與人之間的適當關係,這個叫做善。
所以在孔子、孟子的書裡面提到善都指“行為”——孝、悌、忠、信、義這些行為。
所以你說人性本善這個概念就很模糊了。你說本來就善,但你還沒有行為——一個小孩生下來哪裡有什麽孝不孝順的問題,他要求生存而已。他後來受了教育,才知道了孝順的行為,這一下就建構了一個學習的系統。所以從孟子一直到中庸都強調先要明善才能誠身。你如果不明白什麽叫善,你不可能真誠。
朱熹說人性本善,他有他的背景、時空條件,他那樣說我尊重他。但是今天這個時代,你真的客觀地看人性,你絕不能再說人性本善。
我教外國人的時候,他聽到我們說本善,他嚇一跳,怎麽你們中國人本善,我們外國人有原罪?他問你們中國的社會有沒有人做壞事?有沒有壞人?我說有,那西方的社會你不管講人是不是有原罪,他是也有很多人做好事,那你到底怎麽說?
其實人都是一樣的,不管是本善還是原罪,都是後來的解釋,這些解釋都不合乎哲學的要求。問人性到底是本善還是本惡,我就要先請你界定什麽叫做善。你沒有把善說清楚之前,你說本善還是向善,你說惡還是向惡有什麽差別?所以為什麽我前面提西方哲學的訓練給我的收獲就是先澄清概念,這事實上是學蘇格拉底的。
彭凱平:那您覺得有沒有一個更好更準確的表述?如果不說人性本善,比較符合哲學的表述是什麽呢?
傅佩榮:人心是向善的,“向”代表力量,由內而發。但是有個條件叫做真誠,人是所有生物裡面唯一可以不真誠的。因為他計較利害,我今天如果不真誠,說一句假話對我有利,那我就說。但是他後面會覺得心虛,所以孔子會說君子坦蕩蕩,對小人長戚戚。
彭凱平:其實十多年前我在中國社會科學雜誌上,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實驗倫理學,就是想用心理學的方法來研究能力學的問題。包括您剛才談到的這個人性向善的問題,我們發現確實是向善,而不是本善。因為在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的身上有雙重特性,我們有獸性,我們還有神性。說人有很多動物的本能,其實是帶有很多所謂的惡的傾向性的——我們貪婪、野蠻、兇狠、殘忍,但是我們也有很多神的特性,就是我們向善的特性。
03
四句話講解儒學和道學
彭凱平:我最近也在看您的書《國學與人生》,我發現您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的精煉。您在書裡分別用了四句話來講儒學和道學。您能解釋一下為什麽總是這四句話嗎?
傅佩榮:人活在世界上,第一個要面對人類的世界——包括自我跟別人。第二要面對自然的世界,即本身有牠的運作規律的大自然。第三個是超越的境界,你只要想到包括祖先在內就夠了,比如我們的祖先在哪裡?那再進一步也包括宗教信仰、神明在內。所以人要面對四個方面。
我用四句話來說儒家。
第一句,對自己要約束自己。所有的修養都從約束自己開始,你不能約束自己的話,人的慾望發展出來很可怕的。人與人之間不能好好相處,甚至衝突、競爭、矛盾都是沒有辦法約束自己的結果。
第二個對別人就要恕。孔子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我是他,我願意受到這樣的待遇嗎?今天中國有一個詞非常好叫做換位思考。
第三個對物質要儉。對物質包括對自然界就是要節儉,你不能節儉的話,就花很多時間去享受,到最後奢侈浪費,跟前面對自己要約就不能配合了。
最後第四個對神明要敬。神明包括祖先跟鬼神,還有宗教信仰的對象。人活在世界上,要對神明表示尊敬,至少對於牠們在社會上的價值表示肯定。
所以四個字約恕儉敬。你學儒家很容易學會,你馬上就可以找到論語孟子裡面各種相關的語句,然後構成一個系統。
道家跟儒家就完全不一樣的風格了,道家的話是另外四個字。
第一個與自己要安。我不管發生任何事,只要我還活著,可以思考,就與自己要安心,接受自己現在的情況。事情就是這樣子發生的,發生在你身上,而不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發生了之後你就接受他,你沒有什麽好考慮的,只有站在你現在的立足點上,經常去看有什麽積極的方面,才可以接著發展下去。
第二個與別人要化,且外化而內不化。我外表跟別人都一樣,但是我內心有自己的原則,外表跟別人都一樣,代表尊重社會規範。我尊重每一個人,他各自的情況,他選擇了人生的道路,我都尊重他,因為你不是他,你不能替他決定,我沒有必要替任何人決定任何事,我也只替我自己負責。道家很強調內在,不受外在干擾,所以他那種所謂的逍遙遊,是說我內在有個世界,這個世界跟道在一起,人間的各種變化都是暫時的、有限的,我不用在裡面跟著去打諢。
第三個與自然要樂。自然界為什麽可以讓人快樂?因為牠很公平,人的世界是少公平的,所以有各種競爭、鬥爭、戰爭,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受委屈。但自然是公平的,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完全開放,只要你來欣賞,就給你,不管你有錢無錢,有沒有權利地位。
最後一個與大道要遊,逍遙遊的遊。所以學道家有個特色,我這一生只有個目標,就要設法悟道。什麽叫悟道?整個一切,人、生命、宇宙萬物都從道而來,又回到道裡面去。了解這一點就是悟道,悟道之後你就很容易逍遙自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過得很自在。
所以這是研究道家的心得,與自己要安,與別人要化,與自然要樂,與大道要遊。
彭凱平:您剛才講的跟我們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完全是相通的,換位思維在心理學叫做Perspective Taking,這是小孩大概在兩歲半才有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人類以前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因為牠和心智理論、心理理論和同理心完全相一致。
人在早期其實就是一個自我中心的生物,不太關心也不能夠關心別人的心理、慾望、情感和他人的行動傾向。但是兩歲半之後孩子們就有了同理心,就開始關注父母親,關注別人,而且能夠從父母親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叫心理理論,所以說心理學和國學裡您說所倡導的精神有特別多相通的地方。
04
中年人心理的三大毒藥
彭凱平:您40 歲以前是研究儒學的,後來又研究了道德經,現在正在研究易經,是嗎?在研究方向上為什麽有這樣的轉變呢?您認為年齡對學習國學有什麽影響嗎?
傅佩榮:是的,我大概這樣分。我認為年輕的時候要學儒家,因為年輕的時候不論在家庭長大、在學校念書、還是初步進入社會工作,一定需要有明確的對自我的了解,跟社會的關係也要界定清楚。儒家教你怎麽處事,跟別人來往。比如我要真誠,我要為我說的話、做的事負責任,這是你在社會上生存必要的條件。
但是人到 40 歲稱作中年,這個時候你就要學道家,為什麽呢?因為到 了 40 歲,可能發現這個世界既沒有公平,也沒有正義,好人沒有好報,惡人沒有惡報。那你為什麽還要繼續努力呢?這時候學道家就有好處。
從整體來看,所有人所有的一切都在“道”裡面,從道而來又回歸於道,就是道家基本的觀念。道的概念就是宇宙萬物從道而來又回歸於道,萬物是一個整體。你只要能悟道,就會明白人的一生沒有得也沒有失,沒有成也沒有敗。這個話你可以講的比較具體一點,就變成大家都不喜歡聽的一句話——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把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想清楚的話,這一生就很容易看得透徹。
所以從儒家思想到道家,人是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年紀、層次了。而且人到 40 歲往往也在各階層當到管理崗位,這個時候學道家的話可以看到整體,就可以盡量學習無為而治。
彭凱平:什麽叫無為而治?
傅佩榮:老子的思想講無為,不是什麽都不幹了,不是無所作為。比如說我是一個老板,到公司看員工在發呆,員工說我最近學國學,要無為,那就變成了懶惰的借口,完全是誤解了。
老子所說的無為是無“心”而為,“心”代表刻意的目的。我有一個刻意的目的再去做一件事,就會很累。我想你的積極心理學很清楚人類為什麽不快樂,因為你做事都有一個目的,沒有達成目的之前很緊張,達成目的之後又發現好像不見得是我想像得這麽好,隨後又有新的目的生出來,所以人一生永遠在追逐目的,就會很辛苦。
彭凱平:是的,很多人的中年危機就是出於控制欲、完美主義和無限慾望,這是傷害現代社會中年人心理的三大毒藥,道學的智慧確實可以讓這些人獲得心理上的幫助。
05
國學的指引
彭凱平:我們能感覺到您的很多關於國學的言論是非常入世的,與我們中國社會上的一些問題和大家面臨的一些生活挑戰都有很大的關係。那除了中年危機,還有很多年輕人也正在面臨人生事業問題。比如現在有一個經常被提起的概念叫“內卷”,您聽過嗎?
傅佩榮:內卷真正的意思我還不是很清楚,您可以解釋一下嗎?
彭凱平:內卷原來是一個來自於社會學的概念。原來農業上的勞動方式,是大規模的合作來耕種很小面積的土地,後來耕種的人越來越多,大家互相競爭,產生的回報卻越來越少,最後產生了一個內耗。也就是說牠的發展路線是向內的而不是向外的。那生活中的解讀可能就是累、忙,競爭厲害,臺灣那邊還沒有這個概念對嗎?
傅佩榮:臺灣還沒有提到內卷,但是我已經知道了躺平這個概念——反正做的都沒什麽用,效果也不大,何必那麽累呢?躺平了,什麽都不管了。
彭凱平:這個躺平和您前面說的,對老子“無為”的錯誤理解是一個意思,對吧?無所作為了。
傅佩榮:實際上偶爾我也希望自己躺平,因為工作很累,偶爾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但是如果社會上的年輕人有躺平的觀念的話,他們認為再努力也一樣,反正就這一點收獲,就這樣的待遇,那我何必更加努力呢?到最後他放棄了從內在激勵自己成長的動力,這是最可惜的。這些流行的觀念都有牠這個時代的特色。現在我發現您的積極心理學責任真的很重大。
彭凱平:國學的意義也很重大,牠對現在的人們也有指引的作用。
傅佩榮:是的,很多人一想到國學呢,就先覺得牠很遙遠,想到那些文言文不知道在和誰說話。所以我現在做的是盡量把國學用今天的白話文說清楚,說的時候還要講牠裡面的邏輯。孔子的說法是要你不斷地修養成為君子,很多人想,君子那麽累,我幹嘛做呢?要是沒做成還是一個小人,那怎麽辦?所以我們就要強調君子是一個過程,你要朝君子的方向努力,努力的過程就可以給你帶來快樂。
06
國學的智慧
彭凱平:那麽有哪些國學的智慧是可以指引現代社會的人們走出迷茫、焦慮,找到在社會中的位置,找到自我的價值呢?
傅佩榮:您之前所提一個觀點很好——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自我中心的,什麽都替自己考慮。儒家的思想就把人的價值觀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你說的自我中心。這個時候有兩種價值,就是生存與發展。生存就是我要活下去,我要得到各種資源,這個時候發展是追求財富啊等等,這是不用教每個人都會的。
第二個階段叫人我互動。我以自我為中心,但是別人也以自我為中心,那衝突起來不得了,我一個人怎麽鬥得過很多人呢,所以就到了人我互動。
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到兩方面的問題了,第一方面是要守法而重禮。法代表法律,你違背法律的話,那別人不能接受,社會不能容納你。重禮是重視禮儀。法是消極的約束你不要做壞事,禮儀是積極地引導你去做正當的事。第二方面是有情有義。人跟人相處就是這樣子,我跟別人來往開始都是陌生人,從守法開始,到禮儀、禮節、禮貌,後面再接著有情有義。
還要到第三個階段,叫做超越自我。他在修養再進一步達到第三個層次的時候叫做超越自我。這個時候有兩種價值,第一種是無私,沒有私心。第二種是什麽?止於至善,止意為根植於,意思是我們要紮根於對至善的修養。
彭凱平:在積極心理學當中,對自我也提出了五個層次,對您說的儒家的三個階段也是一種總結和補充。
第一個就是要有自我保護,人首先要保護自己活下來。第二要有自我接納。就是我們要去接納自己,但是光是保護和接納還不夠,還要達到自我欣賞,就是我要欣賞到自己的美德和優點,然後還要追求自我超越,看看自己是否還有一些可以改善的、可以提升的、可以進步的地方,最後達到馬斯洛提倡的自我實現。
所以這就是您剛才談到的:中國傳統智慧,如何用心理學的一些理論、心理學的一些方法把牠做出來。這5種積極層次的進步,對現代國人還是挺有意義,挺有幫助的。
07
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的智慧
彭凱平:國學總是給人一種有點抽象晦澀的感覺,很多人會覺得牠已經是2000多年前的智慧了,而在這個人工智能的時代,AI好像能夠給我們的任何問題提供答案。您覺得AI真的能夠解決我們生活中的任何難題嗎?這種依靠科學邏輯運行的生成式智慧,能不能回答一些哲學上的問題呢?
傅佩榮:我對人工智能的了解很膚淺,我只知道牠是通過總結過去的經驗來回答當下的問題的。
牠某些時候和科學心理學有點像,心理學中常用的解決辦法就是設定一個情境。在這個情景下我們怎麽做是合適的,是正確的?
人工智能是可以回答的,無數過去人的經驗和數據也讓牠的回答是有參考意義的。但問題是,很多時候我們的問題不見得是外來的,很多問題是內在性的,根源在自己身上。所以我覺得人工智能再怎麽發展也不能取代人的智慧。
如果所有問題我們都輸入電腦,設定條件、參考數據,最後牠給出來一個標準答案我們執行,那這不是我們自己在生活。古希臘的時候蘇格拉底就說了,沒有經過反省檢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我今天過這樣的人生是因為我自己思考過,我做這樣的選擇對不對?我做的每一個決定我都肯定牠的價值,努力去追求可能要付出代價,可是我心甘情願。這在人工智能來看可能是不合理的,是不符合最大利益的。
08
報哲學系,我不後悔
彭凱平:最近是高考報考的時候,我們聽到了一些質疑或者說挑戰,就是學哲學、人文社會科學、心理學有什麽用?有什麽意義?一個特別有名的填誌願的指導老師,他就批評學新聞學沒有用,結果引起很多新聞學院的教授們的憤慨。您覺得該如何去回答這些質疑?
傅佩榮:現在如果哪個孩子要報哲學這樣的專業的話,他的父母一定會很擔心。他會問你念哲學系畢業做什麽,有什麽意義?
事實上哲學本科的訓練不光是哲學知識上的,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訓練。比如學哲學對語言上的要求很高——學西方哲學,我必須學會英文、法文、德文,還要懂一點拉丁文。學這些語言不僅可以從更多經典中學習更深刻的思想,還可以讓我的大腦在和人類最一流的思想家的交流中,獲得打磨。
我們在哲學訓練中學到的思維方式、表達方式和思辨的能力,在未來不管是從事什麽職業都是有很大價值的。
另外一個要考慮的是興趣,我從不推薦別人硬要學哲學,是因為我當初學哲學是因為我家裡有宗教背景,我從小就對哲學十分感興趣,所以就毫不猶豫的填了哲學,現在也不後悔。
所以每個家長在幫小孩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定要先問他,他是不是真的有興趣,他真的想思考這些問題嗎?真的要探討哲學的問題嗎?
人活在世界上第一件事就要設法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喜歡哪些領域的問題,找到之後就努力去做。
彭凱平:但是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咱們學哲學的同學就業的方向怎麽樣?您能講講在臺灣、歐洲學哲學的人都在幹什麽嗎?也給我們國內的哲學系或者對哲學感興趣的人有個啟發。
傅佩榮:哲學系本科生畢業的話,找工作確實很困難。教書的話可能資歷尚淺。所以我是建議把哲學系當作本科,在碩士生、博士生的階段,可以轉而研究其它感興趣或者跟社會就業比較相關的學科。
你如果在哲學系本科一路念到哲學博士,那你除了在大學教書之外,很少能找到工作的。但很多父母考慮就業都是考慮第一個職業,希望本科也能順利就業。那麽現在很多大學會開設雙學位,學生可以修兩門學科、這樣齊頭並進的話可能對就業和自我提升也會有幫助。
彭凱平:最近有一個四川的女孩子想報北京大學中文系,她發誓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結果很多人對她冷嘲熱諷,勸她不如去學計算機、金融這些專業。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聲音出現呢?您怎麽看待她的的誌向和這件事?
傅佩榮:這句話是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一種很大的誌向,我覺得很好,這種誌向值得人尊重。之所以出現網友的聲音是因為這種很大的願景說出來之後,普通人可能沒有這樣大的想法,他就會覺得奇怪,就會不理解。
張載的這四句話,是一個學者到了一定年紀和人生階段,對自己過去的人生的一個總結。年輕的時候,我建議慢慢來,一步一步地走好該走的每一步。
關於誌向,可以有理想主義,但是一定要記得理想主義的旁邊常常住著虛無主義,有時候理想很美好,但當理想幻滅,馬上就覺得一切什麽都沒有意義了。所以我看到年輕人很有理想的時候,我總是替他擔心,我擔心你一旦理想幻滅,你的人生會變得一片黑暗,那樣不好。
莊子說:“其就義若渴者,其去義若熱。”任何理想都不要狂熱,人生最怕狂熱,但是可以有熱情。所以我看到很多年輕人非常可愛,她們有很多理想,我看著都很感動,但是慢慢來,等你再過二三十年再問自己,你還有那樣的理想嗎?可能更好。
09
年輕人如何學國學
彭凱平:您認為年輕人該怎樣學習國學呢?
傅佩榮:我覺得年輕人一定要先學習儒學,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儒家對於年輕人的人生方向、自我修煉、為人處世都有很好的指引。學論語有個好處就是孔子有很多學生,他因材施教,年輕人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比如我像子路,我像子貢,那麽我就可以從他們那裡直接向孔子請教。
另外對年輕人我喜歡強調“三自主義”。
第一個,自力更生。人的基本尊嚴是靠自己活下來。無論如何要堅定自己的腳步,自力更生。
第二個,自強不息。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都要想今天該怎麽過?什麽都是空的,把今天過好生命就充實了,這就是自強不息。
第三個,自得其樂。你要讓自己從你做的每一件事中獲得快樂。
彭凱平:這也是我們積極心理學經常講的。很多人誤以為積極心理學就是讓人要快樂,其實這個“積極”不僅是形容詞,也是動詞,人要通過自己不斷的奮鬥到達真正的幸福。
10
傳統文化如何解決心理問題
彭凱平:在中國沒有?理學之前,您覺得中國傳統?化是怎麽解決人的心理問題的?那時的心理學是不是以某種方式存在著?
傅佩榮:多少年以來,中國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是靠誦讀經典來慢慢化解心理問題的。論語、孟子對我們現代人可能很遙遠,但是自宋朝以後,他們的人生環境就是和這些經典相伴的,遇到任何問題都會在聖賢的言論中尋找答案。
比如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麽他們在用這點要求自己的時候,就會覺得孔子和他們站在一起。身處窘迫的時候,想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會感覺孟子在支持著他,古時候很多文人就是靠這種聖賢的信念支撐下去的。那麽有些人受不了了,就會轉而接受道學,跟世界保持距離,擺脫外物的干擾,所以魏晉之後道家是顯學。
彭凱平: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的梁啟超先生曾說過,佛學是中國人的心理學,可能有點絕對,但也說明了中國的國學裡頭蘊藏著心理學的力量和智慧。其實Psychology這個詞早年間一直被翻譯成靈學、生命學、命學,“心理學”這個概念還是後來國學大師王國維定下來的。
彭凱平:我們說儒釋道,包括佛學都是關於“修心”的學問,您認同嗎?您能概括一下牠們對“心”的核心理論嗎?
傅佩榮:佛學比較簡單,因為牠是宗教。所有宗教對於人的心理的問題都有答案——你這一生所遭遇的、所困擾的,前世有原因,後世有報應。宗教對人心理的影響很直接,想通這個你的人生就沒什麽執念煩惱了,我現在受難是因為前世造了業,這一世受苦受難,下一世就會有福報。所以一般信仰宗教的,很少會有抑郁傾向和自殺風險。
然後儒家的話比較積極。牠講你與其去傷腦筋、去煩惱,你不如積極奮鬥;往內走不如往外走,我要和人群交往,發展積極的、適當的關係。這個對心理的幫助就很大,因為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心理問題往往來自於和人的互動,比如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所以在儒家思想裡面,他強調了禮這個字——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動。對自己有了一些約束才能更好的發展人際關係。
至於道家就是對心理學來說最好的一個幫助了。你只要看看《莊子》裡面的故事,你馬上覺得你活在世界上有什麽好抱怨的,人活著就應該很開心的。
彭凱平:您提到“自我約束”,在這一點上,儒釋道佛之間是否有共通點呢?
傅佩榮:是的,所有的學派只要談到人生的問題一定都是從自我約束開始。因為人生的很多問題就是從人與人互動的時候出現的各種狀況而來的。
損人利己,這四個字可以概括所有人際交往的困難,你只要損人利己,困難就來了。因為別人也跟你一樣的想法,到最後出現各種矛盾衝突。所以所有的宗教像天主教、基督教也有十戒。儒家跟佛學在修養方面可以相通。
道家的修養就比較複雜了,牠的修養其實不放在戒上面,牠更側重人的認知模式。比如學老子就要把認知從三個層次來看待:
第一,我能認知到什麽是好的什麽是不好的,但如果我都追求好的,別人也要,那就會發生各種衝突了。所以我們要把區分好壞的認知,提升到第二個,如何避難的認知,避開災難。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我明明知道那樣子很光彩,但是我知道後面有會有後患,所以我就甘願守在比較差的地方,不會惹來災禍,這是道家一種為人處事的態度。
第三個是把知當做啟明,從道來看一切,這是最高境界。如果練到從道看一切的話,我就不會有任何複雜的慾望,有得才有失,有成才有敗,我現在沒有得失心,也沒有成敗的意念,那我怎麽會有煩惱呢?所以這個道家的智慧實在是有待我們去開發。在心理學方面如果研究道家的話,光是把無為兩個字用在治療心理疾病上都會有很大的效果。
11
孔子是私生子嗎?
彭凱平:有人說孔子是“隻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甚至說孔子是“私生子,這是真的嗎?在那樣一個年代,一個無父的人是怎麽成為一個大家的呢?
傅佩榮:事實上,孔子不是私生子,也不是無父,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在論語裡別人稱孔子是“週人之子”,週人就是週易,他父親當過週易的大夫,這是很明確的事實。孔子的父親總共成過三次婚,有九個女兒,到孔子出生時他父親已經60多歲,而母親才17歲。孔子三歲時他父親就過世了,所以不是不知其父,私生子也都是謠傳。
我為什麽這麽肯定呢?因為後來孔子因博學而出名,被魯國的一個大夫請去教他兒子禮儀,這個大夫特別提到了孔子的祖先是商朝宋國的王室。所以孔子能弄清自己的身份,內心是很堅定自信的。
孔子一生的發展其實很少提到他的家庭背景,他只說過一句話,“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我年輕的時候家裡非常貧窮卑微,所以我學會做很多瑣碎的事情。他不在乎小時候家裡多貧賤,但是他的身世背景讓他注意到商朝的文化水平、宗教信仰、禮儀制度。他認為商朝的文化高於週朝,所以努力學習設法恢復商超禮儀,後來慢慢成為了魯國最有學問智慧的人。
12
王陽明的智慧
彭凱平:王陽明先生與孔子被梁啟超稱為“兩個半聖人”中的兩個聖人,他在心學中提出的觀點:致良知、知行合一、吾性自足,對於我們積極心理學來講是一個非常核心的觀念,您怎麽看待王陽明先生的地位的呢?
傅佩榮:王陽明先生的一生確實很精彩,他的學說對明朝的貢獻非常大。他的學說和朱熹是完全不同的,朱熹是理學,王陽明是心學。
但他的內容並沒有那麽簡單可以理解。譬如他說 “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辯他吉兇災祥?”但他57歲去世之後,天地鬼神依舊存在,所以他的學說是有主觀性的,我們哲學上叫“主觀唯心論”。但我很欣賞他的修養觀,知行合一是鐵定的真理。
你可能感興趣的
- 澳門六叔公解析特肖:生肖的秘密和預測的奧秘_文化_生活_人們
- 未央區舉辦社區工作者心理技能培訓班_溝通_區衛健_王勇濤
- 該去心理咨詢還是醫院精神科?_謝春榕_申閱_情緒
- 心理專家解密:十二星座如何看待失戀?_內心_情感_建議
- 新澳門內部資料精準大全,揭秘每個屬相的獨特命運推測_預測_十二生肖_叔公
- 測試:你第一眼喜歡哪束花,測出你後半生是否圓圓滿滿_生活_餘生_都能
- 珠海香洲舉辦心理危機干預培訓及演練_吳楓_蘇亞_服務人員
- 心理學家:不願意麻煩別人,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_行為_的需求_情感
- 迎春接財,親測有效的開運轉運方法_磁場_好運_方式
- 現代人心理的三大毒藥:控制欲、完美主義和無限慾望_孟子_國學_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