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咨詢:13歲女兒厭學、網癮、焦慮,父母該怎麽辦?_孩子_家長_問題
網友咨詢
"
女兒13歲了,上初中前很乖很懂事,成績也很不錯,當然我們以前對她的管理也比較嚴格。
初一開始發現她的變化很明顯,脾氣暴躁易怒,經常為一件小事大發脾氣,和父母吵架,讓我們很意外也頭疼。
由於初中的課程比小學多了很多,女兒的成績有些下降,她要求父母監督她學習,但脾氣仍然一點就著,一言不合就起衝突。
之後情況越來越嚴重,我們找了心理咨詢師。
家長先和咨詢師聊了一次,女兒做了幾次心理咨詢,我們意識到之前的教育方式問題很大,決定開始改變,家長無條件接納和放手,放鬆對孩子的限制。
沒想到,在這種放手下,女兒變本加厲,不僅玩遊戲非常過癮,越來越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且玩遊戲來黑白顛倒,晚上不睡早上起不來,開始厭學了,補習班全停了,作業不做,不出門不運動不講衛生,從一開始的偶爾請假發展到幾週幾個月都不肯去上學了。
為何原本只是脾氣暴躁的孩子,做了心理咨詢後,發展成厭學、網癮,情況反而越來越嚴重?
"
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解讀:
從題主的問題描述來看,可以感受到對於孩子問題變化的苦惱、困惑,以及對心理咨詢的質疑。
當女兒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可想而知家長有多麽無助、焦慮和頭疼。
“為何原本只是脾氣暴躁的孩子,做了心理咨詢後,發展成厭學、網癮,情況反而越來越嚴重?”
似乎孩子的變化是心理咨詢導致的,“心理咨詢會越治越嚴重”,甚至不少人會認為“心理咨詢本身就是在向孩子傳達“我們都認為你有問題”的事實”。
人們有這樣的想法和擔憂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心理咨詢對於挺多人來說是新生事物。
其實,心理咨詢是一項科學、嚴謹的工作,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問題表面看起來類似,但背後真正的問題卻千差萬別,這與家庭文化、環境、教育,以及孩子的成長歷程、性格特質等密切相關。
所以咨詢師在幫助孩子和家長的時候也會因人而異,但都需要收集資料了解情況,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由於問題不是一天形成,家長與孩子的成長與改變也需要一個過程,成長的過程有時候會像波浪一樣看似到了谷底,實則正在向前。而僅僅幾次的咨詢,可能連信任的咨訪關係都未必建立起來,是很難看到明顯效果的。
今天我們會結合聽說吧多年心理咨詢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情形,幫助家長更加了解心理咨詢的過程和注意事項,理解心理咨詢是如何起作用的,也就可以理解孩子在咨詢過程中的變化了。
那麽,引起孩子情緒和行為上的變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呢?
01
長期不良教育方式引起孩子的爆發
孩子的自我意識從3歲就已經開始發展,這時爸媽就要從穿衣、刷牙等小事入手,讓孩子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意識,從而慢慢放手。一般到了12歲,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題主的教育方式從對女兒的一直嚴格管理到突然的全面放手。可以想到,孩子過去一直生活在家長的限制和掌控之下,沒有自主權,雖然表現乖巧,但可能只是表面迎合,內心有很多的憋屈和不滿。這些情緒被長期壓抑,總會有一個時間和契機,通過各種形式爆發出來。
青春期,孩子內心充斥著變化和衝突,又被稱為“反抗期”或“叛逆期”,是各種心理障礙的高發時期。
父母放手比較晚,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還未形成,但青春期孩子自我力量又提升了,此時的孩子會爭取自主權和自由的空間。
你若不給她,她會和你對抗,而且叛逆和對抗的力量還比較強,若是給了她,她自我管理能力弱會失控,陷入角色混亂和迷茫,讓家長非常苦惱。
一方面她未發展出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又不願意服從他人的管理,此時形成了新的矛盾。
對於這種情況的孩子,並不建議一下子完全放手。因為這樣做了之後,孩子想自我管理但做不到,因此自卑、受挫、受打擊後很容易破罐子破摔。
建議家長和孩子協商好,從簡單日常的事情開始放手,要有一個慢慢放開的過程。
家長要接納孩子的同時,更要嘗試去和孩子溝通,理解不良行為的背後,真正困擾她的是什麽,然後去幫助她。
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問題表像是厭學、沈迷手機、叛逆,還暴躁易怒喜歡砸東西摔東西,聽不進家長的一點點建議。
問題背後,隱藏著各種情緒問題,如:強迫癥、恐懼癥、躁郁癥或抑郁癥等。對於這種情況需要尋找相關的咨詢師,甚至必要的時候需要藥物干預。
另外,13歲的青春期孩子,雖然有了成人感,但她是未成年人,仍然是需要家長一定程度的引導的。在此同時,家長還要學會示弱,和孩子交朋友,與孩子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
在關係良好的情況下,孩子才更願意打開心扉與家長傾訴苦惱,家長才能更好的理解、支持、引領、幫助孩子。
02
對於“無條件接納”的誤解
從題主對孩子全方位放手的做法來看,可能認為“無條件接納”是接受孩子的沈迷手機和日夜顛倒。
其實很多家長自己也會心懷疑慮:孩子明明做錯了,我“無條件接納”,那不是害了孩子嗎?他做什麽我都同意,那豈不是太無法無天、太任性了嗎?
有這樣的疑慮,恰恰說明,關於什麽是無條件接納,很多家長是有誤解的。
所謂無條件接納,是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我們接納的是孩子的情緒、感受和心理需求,而不是孩子的全部行為。
在行為層面,作為家長,在孩子正常社會化的過程中,我們是負有責任的。
對於孩子的不當行為,還是需要糾正和規範的,並非放任不管。
例如:不要強迫2歲的孩子從1數到10,不要認為3歲的孩子不分享那就是自私,也不要把孩子的哭當作無理取鬧。
所謂無原則縱容是指:孩子要什麽給什麽,家裡已經一堆了,要買還給買;5歲的孩子還在餵飯,那就太不合適了!
所以,對於女兒表現出來的問題,家長可能難以接納她的這些行為,但若在咨詢師的幫助下,理解她不良行為背後的原因,家長才好幫助、引導孩子改變。
這並非控制孩子。
控制孩子是指命令孩子幹這幹那,而接納孩子是指,我們接納孩子的問題,不逼著她改變,但家長會做出改變,或者改變環境,從而影響孩子,引導孩子改變。
03
治癒和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過程
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很多來訪者都會出現了情緒或行為變化,都是正常的,因為對當事人的內心有擾動,這恰恰是心理咨詢的效果。
這些變化包括我們認為的良性的,或者更“糟糕”的。
良性的我們可以理解,但更“糟糕”的是怎麽回事呢?
因為心理咨詢有時候類似做手術,需要觸碰痛點,有時候來訪者有一些看似“退步”的表現,恰恰是說明觸碰到了核心。
比如,有些情感隔離或者真實情感長期被壓抑的來訪者,他們回避、隔絕了自己的內心感受,但通過心理咨詢後,內心從“玻璃罩”裡走出來了,會感受到真實的痛苦。
比如,對於青少年心理咨詢,很多孩子在咨詢中或咨詢後,情緒會變得更加強烈。有個孩子在咨詢室中嚎啕大哭,甚至捶打沙發。在咨詢後變得更加叛逆,脾氣也更強烈了,家人有些擔憂甚至被嚇到,因為孩子從未這樣,也不知道孩子怎麽為何這樣。
家長參與到咨詢後,才意識到問題,孩子一向懂事聽話,也很壓抑,在咨詢師的溫暖包容和支持性的環境下,釋放了隱藏多年的情緒。孩子感受到被接納、被理解後,暴躁的情緒也越來越少,也習得了用更好的表達憤怒的方式。
家長驚喜地發現,孩子經歷一段時間的心理咨詢疏導後,情緒變得很平和,也基本沒有再出現行為問題。
因此,很多在咨詢中看似“更糟糕”的表現,實是咨詢進展的標記,是心理咨詢效果的必經之路。
所以,在咨詢中,如果發現情況變得超出你的預期,可以及時地和咨詢師會面溝通,表達自己的疑惑,澄清存在的誤解,以免存在的偏見延誤了正常進行的咨詢。
那麽,針對女兒目前的情況,家長可以做些什麽呢?建議孩子和家長都堅持咨詢,並把自己內心的疑惑告訴咨詢師,如果覺得咨詢師幫不到你們,也需要和咨詢師討論,讓其推薦能幫到你們的匹配的其他咨詢師。
孩子形成今天這樣的情況,並非一日之寒,想要通過幾次的心理咨詢就看到孩子的好轉,是不太現實的。
心理咨詢是一個需要雙方投入時間精力的長期過程。而很多時候,孩子的心理問題是表象,實則反映了家庭裡面潛藏的問題和矛盾。
所以,對於孩子的心理咨詢,實際上是一個家庭都需要參與的過程,不但會幫助孩子調整行為,父母也需要反思和調整。
可能在一個階段,心理咨詢主要以孩子為主,也可能在另一階段,以父母為主,必要的時候,全家一起做家庭咨詢。
很多家長雖然意識到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問題,但可能不知道具體是什麽問題,以及如何去改變,或者在改變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感到困惑和無助,這就需要家長需要不斷地學習、尋求幫助,從而給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長環境。
否則,孩子雖然做出了一些調整和改善,一旦回到沒有處理好問題的家庭環境中,還是會被打成原形。
另外,咨詢需要一個過程,並不能立竿見影,更需要家長保持足夠的耐心。
你可能感興趣的
- 心院長心理咨詢,心靈的花園:孩子如何培養積極心態,應對生活挑戰_社會_活動_問題
- 奇門遁甲預測各種經營求財的方法_生門_符為_天乙
- 穆勝:活下去,要做“極限生存測試”_企業_支出_規模
- 泄漏答案!2025屆廣州市高三年級調研測試廣東省“廣州零模”(廣州市調研測試)
- 微高壓氧艙:情緒與心理的“調節器”_大腦_壓力_生活
- 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最“命苦”的通常是老幾?心理學家的話太準,90%的家庭都中了_老大_老二_朋友家
- 劉伯溫真能預測未來嗎?看他對2022年的預言,我們能相信嗎?_碑文_人物_事情
- 從《左傳》預測的韓原之戰一例,看一看古人是如何看待週易占蔔的_秦國_晉國_時代
- 學院企業力薦,專業青少年兒童心理咨詢中心心靈拯救者_貝貝_廣州市_力凡
- 河南省心理與行為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正式成立!_發展_領域_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