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算命王》歷史上的今天 — 1946-0121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回顧歷史的今天,瞭解歷史的這一天發生的事件。
-
1946年1月21日,梅花山突然戒嚴,中山陵與明孝陵之間禁絕來往。國民黨部隊51師工兵指揮官馬崇六指揮士兵趁著夜色,將150公斤TNT烈性炸藥運上山頂。這些炸藥,將用來炸開汪精衛的墳墓。
毀墓的命令是1月中旬下達的。南京黃埔陸軍總部的會議廳內,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召開會議,據當時的記錄,何應欽說,“汪精衛的墳墓葬在梅花山,和孫總理的陵墓並列一起,太不成樣子”,“如不把它遷掉,有礙各方面的視聽”!
何應欽的建議隨後上報尚在重慶的國民政府,得到蔣介石首肯。
軍隊工程師發現,由於汪偽政權的迅速敗亡,汪精衛的墳墓外部建築尚未完工,但墳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相當堅固。經過研究,工兵部隊決定用炸藥先炸開外層混凝土鋼筋墓殼,再毀掉盛棺的內窖。
1月21日夜,一切準備就緒,一聲山搖地動的爆炸,汪墓被炸開。內窖炸開後,發現棺木,揭開棺蓋,汪精衛的屍骸上覆蓋著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屍身著藏青色長袍與黑色馬褂,頭戴禮帽,腰佩大綬;由於入棺時使用過防腐劑,汪精衛的屍體尚保持完整,沒有腐爛,只是面部略呈褐色而有些黑斑。軍官檢查屍身,除在馬褂口袋內發現一張長約三寸的白紙條外,別無遺物。紙條上用毛筆寫有“魂兮歸來”四字,下款署名陳璧君。據記載,這是汪精衛死於日本名古屋時,其妻陳璧君接運屍體回國時所寫。
墓地殘基當夜就被工兵夷平,墓址平整後,上面蓋起了一座廊亭,兩面辟小徑,植花木,即為現在的觀梅軒。而汪精衛的屍身連同棺材被連夜拉到了南京清涼山火葬場,半個小時內,棺材連同屍體全部焚化。隨行軍官再命令工人向爐膛送風,骨灰隨即揚散無蹤。
汪精衛生前詩詞中,曾有“劫後殘灰,戰余棄骨”,“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等句。詩詞本為早年表明革命心跡,但其最終叛變投敵,至此皆成讖語。關鍵詞:汪精衛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