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算命王》歷史上的今天 — 1842-0726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回顧歷史的今天,瞭解歷史的這一天發生的事件。

查看
日曆史事件 前一天 後一天

  • 阿爾弗萊德·馬歇爾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馬歇爾(1842~1924)
      Marshall,Alfred
      英國經濟學家。新古典學派 (或稱劍橋學派)的創始人。生於英格蘭一個銀行職員的家庭。自幼喜愛數學,1865年劍橋大學數學系畢業。後對經濟學發生興趣。1868年任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道德學講師 ,1877 年任布里斯托爾大學校長,兼任政治經濟學講師。1883年任牛津大學巴裡奧學院研究員和經濟學講師。1885~1908年任劍橋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曾任皇家勞工委員會委員。
      馬歇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他於1890年發表了《經濟學原理》,用折衷主義方法,綜合19世紀以來經濟學發展的各方面成果,建立起新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他在研究方法上強調“連續原理”,運用心理因素解釋經濟現象,使用邊際增量分析法和其他數學方法,還引入力學中的均衡概念。他闡述了均衡價格論,把傳統的生產費用論、供求論同邊際效用論結合在一起,提出需求價格、需求規律、需求曲線、供給價格、供給規律、供給曲線、消費者剩餘等概念,分析了均衡價格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在均衡價格論基礎上,他建立起分配理論,說明了地租、利息、工資、利潤等的決定。他還研究了貨幣和貿易理論。他主張自由放任的原則,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可以通過市場力量的調節達到充分就業的均衡。馬歇爾的理論為現代西方微觀經濟學奠定了基礎,並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一直居於經濟學領域中的支配和主導地位 。著有《 經濟學原理 》、《工業與貿易》、《貨幣、信用和商業》等。
     

    關鍵詞:阿爾弗萊德·馬歇爾,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