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算命王》歷史上的今天 — 1866-0129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回顧歷史的今天,瞭解歷史的這一天發生的事件。

查看
日曆史事件 前一天 後一天
  •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

      《約翰·克利斯朵夫》以其獨特的小說風格,吸引著全世界的文學愛好者,它的作者羅曼、羅蘭,1866年1月29日誕生於法國的一個律師家裡。羅蘭童年時代就很聰慧,特別喜愛音樂和文學。1889年從高等師範畢業,作為官費生錄往羅與研究歷史。1892年回國後,先後在巴黎幾家中學和巴黎大學教授音樂史課程。在90年代中期發生的德雷湯斯事件的影響下,一向信守個人主義的羅蘭,不由自主地為社會主義思想所吸引。不過,他要的是“個人主義的社會主義”。他的思想是充滿著矛盾的。
        羅蘭的初期創作活動集中於歷史劇的創作。先後寫了四部劇本,他原想建立起一種不是供少數人消遣而是為群眾提供精神參料的“人民戲劇”,還為此寫了一系列論文,但是他的努力都受到資產階級指責,這使他感到被利己主義腐蝕著的資產階級社會空氣的齷齪。“讓我們把窗子打開!讓我們把自由空氣放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他這樣大聲疾呼著ǚ@ìěú$ǔ&。在這種動機指導下,他寫成了關於貝多芬、未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的3部偉人史。與此同時,他創作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這些作品中,羅蘭既憎恨資本主義社會,卻又站在資產階級立場上看問題,他的世界觀的矛盾是很明顯的。
        直至1931年,羅蘭經過20多年的痛苦探索,終於給出了自己的抉擇。他發表了《與過去告別》,表示自己決心站到斯大林領導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隊伍裡來”,跟新生的力量一起投入戰鬥。之後,他積極投入進步的政治活動,出任國際反法西斯委員會主席,以巨大的創作熱情從事寫作,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羅曼-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