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算命王》歷史上的今天 — 1895-1010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回顧歷史的今天,瞭解歷史的這一天發生的事件。

查看
日曆史事件 前一天 後一天
  • 1895年10月10日 林語堂誕辰
     

    八歲的林語堂(左三)與父母、兄弟及二姐。
      1895年10月10日,林語堂生於福建龍溪縣阪子村。1901年在村辦的銘新小學讀書。1905年在廈門尋源書院學習。1912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讀書。由於一直在教會學校學習,他的英語很好,思想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深。1916年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教書。其間,攻讀中國古典文學。1919年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語言學,獲碩士學位;後轉為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獲博士學位。1923年回國被北京大學聘用,教授英語。1924年在報刊發表文章。1925年後在多所大學教授英語。1926年5月任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後任中央研究院英文編輯。1931年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932年9月起,先後創辦編輯《論語》、《宇宙風》等刊物,提倡“閒適幽默”的小品文,成為“論語派”的主要代表。1936年去美國執教並從事寫作。1938年離開美國赴英國、意大利而旅居法國。1943年回國,由於發表一些不合時宜、渙散人心的演說,受到輿論界的批駁。1947年,赴法國任國民黨政府推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藝術文學組組長。1950年,到美國繼續從事寫作。1952年在美國創辦《天風》月刊。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學校長。1960年在台灣定居。1967年,由香港大學聘為教授,負責主編當代漢英詞典。1976年3月16日病逝於香港。是中國現代作家、翻譯家、教授、語言學家。有多達幾十部的著作。
     
    1919年,林語堂與夫人廖翠風在波士頓。
    林語堂夫婦與女兒。前排左起:相如、太乙、如斯。
    翠鳳與盧芹齋夫婦
    1950年在法國戛納“養心閣”
    1968年在台灣定居之後,林語堂在陽明山家中彈琴。
    林語堂與翠鳳共同生活了半個世紀,備嘗甘苦患難,保有自我的容忍與相互的愛心。
    1969年林語堂、翠鳳(中立者兩人)結婚50週年慶祝會

    關鍵詞:林語堂